他们到宗门的时候,弟子已经整齐列好队等着带队长老领他们下山了。
凌云宗很少有如此兴师动众的行动,队伍中的一些弟子还是第一次随师兄弟一同下山,都怀揣着降妖除魔匡扶正义的宏图大志。有几人望见从远处御剑而来的释青宁,忍不住发出了敬畏而艳羡的声音。
莫临渊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被释青宁从半空丢下来,如同杂技一般腾空转换了几个姿势,稳稳落了地。
一年前不管是自己参与还是从旁观看了散修大比的弟子,对莫临渊都有很深的印象。论年纪,莫临渊在人群中几乎能算垫底,是个毛头小子,但散修大比上显现出来的天赋却过于惊人,一年结丹的修炼速度也实在惊人,再过两年,恐怕他就能压过众人一头。
但天外有天,莫临渊外有两层天。
第一层是他十七岁将入元婴的师兄,霞姿月韵,神清骨秀,音修之光。
第二层是他一剑破万法已近半仙的师尊,清高孤傲,剑修之尊。
随着释青宁收剑足尖点在地上,所有弟子都恭敬地躬身行礼,神情之肃穆,比练功台晨练不知道严肃了多少倍。
释青宁没说什么,只是抬了抬掌,示意他们不必多礼。众人这才敢抬起头偷偷打量最后来齐的九剑峰师徒三人。
九剑峰太独了,常年在凌云宗最高处,峰顶的人不下来,除了采办弟子外的峰下人也不上去,恍若与世隔绝。不管是释青宁还是虞素舒,在峰外弟子眼中都神秘如世外高人,只能从天禄阁中记录宗门弟子修行进度的簿子中找到他们的记录。
莫临渊资历最浅,看不出什么。
但释青宁和虞素舒似乎都周身绕着与九剑峰风雪一样苦寒的生人莫近感,让人忍不住怀疑九剑峰的风雪有同化人的效用。
“释长老,”领头的弟子上前一步,双手托着一个卷轴递给释青宁,“这是瞬行阵的启用令。”
虞素舒在旁抱琴装模作样站着,不着痕迹看了一眼启用令,朴素的卷轴在阳光下泛着暗芒。据说将卷轴放入阵眼,便能打开大型瞬行阵,带着范围之内的弟子在眨眼间赶至千里之外。
瞬行阵让他有点想起某个著名魔法小说里的飞路粉,好在使用条件与效果比飞路粉简单了不知道多少倍。
阵法自然也比那个繁复许多。
释青宁只是打开看了一眼,指尖点在卷轴上,灵力注入的瞬间,目的地也跃上帛书表面,青州两个字分外显眼。
后头看见这两个字的莫临渊眼皮一跳。
释青宁慢条斯理卷起卷轴,道:“小舒。”
以为没有自己事情的虞素舒转过头,他今天的发饰精简了许多,只是白纱尾端串了一个银铃,随着他的动作清脆地响了一下。隔着眼纱,别人也只能雾里看花般隐约扫到一点他眼睛的轮廓,反倒是浅淡的唇愈发显眼。
“什么?”他问,声音凉丝丝的飘过去。
“你去将卷轴放入阵眼吧,”释青宁把卷轴递过去,“看你似乎有些好奇,去试试看,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往阵中灌点灵力就行。”
不是……太难……的事情……
领头的弟子和后方的弟子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瞬行阵所需的灵力依开阵范围与传送距离而定,于阵修而言,虽然瞬行阵算得上基础阵法,但大范围的瞬行阵,所需的灵力却是成倍递增的。
将卷轴交给长老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普通弟子难以支撑大型瞬行阵的灵力消耗。
这次挑出来随行历练的弟子,大多是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年轻一辈,在各峰之中,天赋也还算得上不错,修为集中于金丹中后期,自认都没有如此巨量的灵力。
除非是另一种情况。
虞素舒……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突破金丹,跨入元婴境了。
领头弟子是个实打实的阵修,他只觉大脑一阵眩晕。
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他将至而立,还困在金丹后期,而真正的天纵奇才,不过十七岁就已经直入元婴。
而他背后的弟子也没比他好到哪去。
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之中,有一道沉静淡然的视线跟着虞素舒走向阵眼。
虞素舒并未察觉,莫临渊却捕捉到了这道视线,他循着视线看过去,只见林长云站在人群中,站位算不上前也算不上后,由于那张其貌不扬的脸和不矮不瘦的身材,整个人都平平无奇得令人生不起半点好奇。
莫临渊移开了眼。
几次下来,他总能从林长云身上找到一点难以形容的熟悉感。
但这种熟悉感不出于林长云本身,似乎更多在他们交谈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一些言语习惯。
他确信自己的记忆中没有拥有类似言行的人,但这种熟悉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只是多看几眼,林长云却敏锐地回看回来,见到是莫临渊,嘴唇微微一动,最终露出一个温和恭顺的笑。
莫临渊对他虽有好奇,但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很快又将目光落回自己长久以来的归处。虞素舒正手持卷轴,原本怀中的琴也被释青宁接过。
本命灵器其实是不该由他人经手的,一般修士都会选择收入芥子袋中,像虞素舒这样喜欢自己抱着走的反而不多。
不过已经有了释青宁将本命剑留作虞素舒护身剑的前例,将琴交给师尊,看起来也只是师徒感情深厚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