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瑶让苏筝找来一只小碗,将几颗果子倒在里面捣碎成泥。她亲自将果泥小心地敷在桃符颈侧。不过须臾间,红肿渐消,似有一缕妖气渗出,被尚瑶随手抓住掐灭,一声如蚊吟般尖细的惨叫后,一切归于沉寂。
青鸟上前摸了摸桃符的额头,察觉到她浑身不再发热,安心不少,“多谢尚瑶仙子。”
“小事而已。桃符还要一会才醒,等人醒后再问她还有什么不适,确保一切无恙。”
最紧迫的事解决,苏筝顺势问起她刚开始就生出的疑虑,“你早就知道应病在水梨蔓延,所以才事先备下这些解药?”
“不算早,我也是白日里才知道。”尚瑶答道,“我今日在水梨。”
“你也去了水梨?去做什么?”
“哎,我原本想找个清闲地方,谁让司悦她俩太能闹腾,要是在这里的茶馆待着,不出半个时辰就能被她们找到。没办法,只能去水梨。”尚瑶翻了个白眼。
苏筝看着面前这个到处躲自己徒弟的师尊,心想还好她没去丹心堂附近乱晃,不然准被司悦和慕真逮住。
“我在水梨街上闲逛,经过一处宅子,有人在里面大吼大叫,许多人围在这家人门前。我混在人堆里听了几句,原来是那户人家的孩子说嘴巴里有小人在学自己说话。小孩子怕得不行,嚎啕大哭,大人起初还不信,凑近一听,发现也有个声音同时在哭,吓得叫出声。这怪事我从前见过,猜到是应病,就去溪边采了药,给他们这家人送过去。我后来一想,水梨既然已经有应病流行,那青云阁这边八成也不能幸免,于是带了些紫珊果回来,正巧派上用场。”
尚瑶朝苏筝、青鸟眨眨眼,“还有一件事。你们猜怎么着?”
苏筝:“嗯?”
尚瑶道:“那家人事后感激不尽,问我来历——我报了青云阁的名号。”
苏筝:“啊?”
尚瑶道:“这应病当年流行一时,突然兴起又迅速消失,修仙界本来就没什么人知道它,如今应病重新出现。别说一般百姓,怕是好些医师修士都不知道如何治。你们想,青云阁如若能在此时站出来,研制解药,分发给病者,结果会怎样?”
苏筝当即眼神一亮。
没错,这确实是招揽人心、积攒名声的好时机。青云阁因之前的事受人争议是没错,但是要是此刻她们站出来,为当地染上应病的人家排忧解难,没准能将风评反转。
乡民中喜欢闹事、听风便是雨的人不少,但绝大多数人都是淳朴的,一次救命之恩,他们不会不记在心头。
思来想去,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苏筝看向青鸟,她将尚瑶的话在心里过一遍,点头肯定。
“明日,我们带些人去溪边采紫珊果,如何?”苏筝提议。
青鸟应下:“好。”
尚瑶道:“再辅之以几味药,混在一起制成药膏,效果会好上不少,过会我将药单写给你们。”
三人商议片刻,桃符悠悠转醒,刘书也带着煮好的药推门进来。
苏筝问桃符感觉如何,桃符摇摇头表示不觉得头重了。她说话利索,没有方才那样虚弱。紫珊果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刘书端着药递给桃符,对青鸟她们感叹道:“不知怎么回事,今晚药馆里人一批接着一批的,怪不得小菱去了那么久才回来。”
闻言,苏筝、青鸟和尚瑶心头俱是一动:应病果然已经传到她们这边了。
青鸟道:“刘姨,这是疫病,这几日让大家少出门。”
“呀,真的?”刘书惊着了,“我说呢,今天见着外头许多人都在咳嗽。”
“我这有些符咒。”苏筝端来那只锦盒,“尚瑶,你看这些能否派上用场?”
尚瑶只扫了一眼,“三清符?好东西。从哪里得来的?”
苏筝道:“丹心堂。邱掌柜赠给我们的。”
“啧,真舍得。”尚瑶感叹,“三清符用来防范邪物近身最好。这一叠我粗略数数,大概有五十多张吧,够了。各房门口都贴上一张,剩下的存着备用。”
事不宜迟,青鸟请刘书拿着这些三清符,找人将其贴好。坐在床上的桃符喝完药,感觉自己一身轻松,又听到苏筝说她已经无碍,一掀被子想下床帮刘书贴符,被几人同时劝着躺回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