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死亦何欢 > 第4章 儿子

第4章 儿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打算生儿子了,家还是不能回,有了我回去就要面临巨额罚款。父母要挣钱还债,没法将我带在身边。外婆年事已高,又带着二姐,再多一个我就实在无力承担了。

无奈之下,父母决定将我送人。

他们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对无法生育的军人夫妇。

军人夫妇来办理手续的时候,医生还说:最小的孩子是最聪明的,比老大老二都聪明。

父亲没有说他经历过怎样的内心挣扎,总之,在签字的最后一刻,他反悔了。

后来我问父亲:你为什么不把我送走?军人夫妇哎,读过书也一定有涵养,又不能生育,只有我一个孩子,一定会对我很好,把我送走我就不用受苦了。

说此话时,我浮想联翩:我生活在城市的高楼里,家里地面贴着瓷砖,铺着地毯。我学习很好,轻易就考一百分,养父母觉得自己很幸运,捡到了我这么好的孩子。下班之后,还会抱着我亲亲,脸上充满了笑容。偶尔闲暇,我还在家里弹钢琴……

父亲笑了笑,说:不是舍不得吗?万一不好呢?毕竟不是亲生的。家里再难,也不会少你一口饭吃。

这大概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和父亲的转折差不多。

爷爷的决定影响了父亲的一生,父亲的决定同样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每当长辈们说起这些往事,我总感觉我生来就是不被需要的小孩。

长辈却总说我是最享福的,生下来什么都不缺,一直被父母带在身边,一点苦都没吃过。

那时的农村有很多被遗弃的女婴,有的送到荒郊野岭给狼叼走,有的送到河边淹死,外婆就在河边见到过被淹死的女婴。村里还有一户人家头胎是个唇腭裂的女婴,直接丢到尿桶里淹死了。

我在大人们的饭后闲谈中听到此事,颇为震惊,当时还在想:尿桶多骚啊,干嘛不丢到水缸里?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重男轻女,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我家虽没有男娃,‘重男轻女’的思想却在我的成长中如影随形。

小时候,寒暑假我会偶尔到亲戚家玩几天。有一年暑假去了大姑家。大姑有一儿一女,每次买冰棍都会给儿子买五毛钱的,给我和表姐买二毛钱的。

我很疑惑。

表姐说:一直都是这样,我妈说男孩子比女孩子金贵。

小学三年级,一次放学回家,母亲做了一份蛋炒饭给我吃。

那时,父母已经做起了煤炉生意,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能吃到鸡蛋并不稀奇。但以往母亲只做给父亲一个人吃,我们姐妹三只能在旁边咽口水。

母亲说父亲是家里的劳动主力,要吃好喝好。

偶尔早晨买五个点心,也不是一人一个,而是父亲三个,我一个,两个姐姐一人一半,母亲不吃。

我捧着母亲给我做的蛋炒饭非常高兴,那种美味至今都记忆犹新。

我大口大口地吃着。

母亲也看出了我的开心,笑道:你要是个男孩子,我天天都能做给你吃。

我没有接话,只在心里疑惑:为什么我是个男孩子,就可以天天吃蛋炒饭,女孩子就不可以天天吃呢?

后来计划生育越来越严,父母一直奔逃在外。大队干部抓不到人,就要抓家里的人要挟。大姐还是孩子不能抓,奶奶需要照顾小孩,又是老人,也不能抓。大姑嫁人了,二姑也在合肥成家了。只剩下定了亲但未过门的小姑。

奶奶只好让小姑住在她的未婚夫家避避风头,结果两个人在一个屋檐下同吃同睡,干柴烈火,小姑就怀孕了。

二姑知道了非常生气,在当年未婚先孕可是让家族蒙羞的大事,更何况,家里那情况,一时半会还没法结婚。二姑陪着小姑做完流产手术,就将小姑接到自己家住。

小姑父千里迢迢跑到合肥要人,二姑死活不给。吃了闭门羹的小姑父又把在合肥挖砂的大伯请来给他做主。

二姑据理力争,毫不相让:你请大伯来做什么?你就是把我爸请来也没用?大伯你讲,我妹没有结婚住在自己姐姐家没有任何问题吧?哪有大姑娘家没给人,就住到男人家里去的?

二姑说得头头是道,怼得大伯哑口无言。小姑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也不顶用,最后只能白跑一趟,空手而归。

二姑和小姑父也从此结下了大梁子。

父亲知道了家里的情况,最后决定还是回家。

他说:家里所有的书都让我一个人读了,妹妹们在家务农,吃了不少苦头,我这个做大哥的没能帮到他们,还处处要他们接济。现在为了生儿子,弄的家不是家,人不是人。回去吧。该怎样就怎样,难不成还不给人活路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