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这剧本不太对劲!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包石茂公的糕点并没有哄好陆元清,隔着百十米宽的康平街敲锣打鼓,肃王在京中置了新宅。

据说是肃王来京短短半月又病倒了,钦天监的人说肃王与国邸府风水不和,需寻个火行较旺的宅子,便挑了个皇城正南处,前朝一王爷的宅院。

陆元清觉得多半是装病,不然就是在宫里被吓的。

陆元清心情不好,李玄风的心情更是糟糕。

上等的青釉杯碎了一地,他怒问手下暗卫,“这就是你找的离安阳侯府最近的宅子?”

暗五有苦难言,是近啊,也就隔着一条道。谁让这长安路宽,一条路百十来米。

安阳侯府的宅子是当年太祖所赐,地处皇城外面上好地段,旁边早已住满了人。

这住在皇城根下的,哪家不是权高位重。当年再如何显贵的八皇子,如今也是太后眼里的一粒沙,一根针,还能再像十年前一样,看中了哪怕是国舅爷家也能让人腾位置不成?

李玄风平息了怒气,默默攥紧手心,早晚有一天他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李长昭不知道又跑到哪了去了,眼见就快到千秋节,各地藩王陆陆续续都到了不少,往年早早便到的卫王却迟迟不见,陆元清还询问了李长昭说要不要派人打听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变故,李长昭却摇头说不必担心。

钓鱼的不急背篓的急,陆元清才不想管他这破事。肃王的动静太大,他决定远离此处躲个清静,眼不见心不烦。

元满问他,这些时日城里热闹的紧,哪还有什么清净地,他便直指了城南无漏寺。

无漏寺确实清净,隐藏在长安城西南角。此处远离了闹市的繁华了,却也不似陆元清想像中的清幽神秘。

长安不易居,可远离了皇城闹市的地方,大片民居已经荒废,坊里尽是荒地。

早些年有不少外族人来中原传教,大兴民众不信这些,自然也就无疾而终,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几个秃头和尚,自掏钱财在城南买下一块荒地,建了座破落小庙,时日久了,也有些香火。

元满虽说是仆从,可自小跟着安阳侯幼子,过得不说纸醉金迷那也是衣食无忧,头一次走在这破落狭小的小巷中,一边捂着鼻子抱怨,一边帮陆元清拂去衣衫上蹭的蛛网灰尘。

“没想到偌大的长安城,竟还有这种地方。”

若是之前,发出这种感慨的定是陆元清,可采仙阁那一遭,他便已经知道光鲜亮丽的皇城底下,掩藏着太多他们所不知道的黑暗。这种贫民小巷只是冰山一角。

白色的灰尘落在宝蓝色的锦缎上尤其明显,主仆两人好不容易走过那段狭小的巷子,没走多久便找到无漏寺的小门。

寺庙拮据,该有的规格却也不少,连大门都有三个。陆元清之前听说过这是什么无相门,无作门和空门。具体意思他也不明白,总之是这教派的讲究。

在门外两人便听到里面吵哄哄的,不少粗布麻衣的人手提着小竹篮在里面排长龙。

一个大婶提着篮子从队伍顶端喜滋滋地走出来,边走边双手合十嘴里念叨阿弥陀佛,多谢大师,多谢佛祖。

陆元清将人拦下询问这是在做什么。

衣着这般华丽的贵公子,大婶只在市场开市去卖货的时候见过,怎么会屈尊降贵到他们这贫民窟来?

大婶拘谨的左右看看,磕磕巴巴道:“那个……庙里的师傅讲完经发鸡蛋,我们特意来领的。”

所以这就是无漏寺信众渐多的原因么?

头一次来寺庙,陆元清觉得新奇,左看看右摸摸的。这寺庙清贫,僧人们各个饿的瘦骨嶙峋,殿中佛像却气派得紧,高大的佛像闪着金光,虽一眼能看出不是金塑,但其中也定然掺了金粉。

不少领了鸡蛋的人还不忘回到一块刻有“大雄宝殿”的牌匾下,对着里面的佛像磕头跪拜,祈求佛祖保佑。

这世上真的有鬼神吗?应该是有的吧,不然肃王未来的灵魂为什么能够回到一切开始的时候?

他该不会是什么恶鬼妖孽吧?

陆元清有样学样的在佛像前拜了三拜,嘴里念叨着希望佛祖显现神通,收了那妖孽。

咚咚几声,几颗金豆豆应声掉进功德箱,一旁敲着木鱼的和尚双眼发光地凑上去去,拉扯着陆元清感谢施主善心。

盛情难却,被秃头和尚拉着一路介绍这不大的破庙,经文听得陆元清连连打哈欠。

走过所谓的藏经阁,这名叫空文的和尚还盛情邀请陆元清去品尝一下寺中素斋。

这素斋不愧是素斋,没有一点儿油水,几根青菜叶子一碗糙米粥,安阳侯府的下人都没过得这么寒酸过。

陆元清单手撑着下巴挑挑拣拣食不下咽。

空文还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席间不断游说,大有一副无漏寺做大做强就差陆元清这么一个大善人的意思。

合着这是把自己当财神爷了,陆元清琢磨着自己也许了愿,这托佛办事,成与不成的总得先付定金,冲元宝招了招手,将带出来的钱袋子奉上。

空文大为激动,立刻要为陆元清燃一盏长明灯,日夜诵经祈福。

陆元清听了登时要翻脸,长明灯他可知道,那是供在灵堂前昼夜长明,守灵用的。怎么他花钱还给自己买条死路不成?

“噗~”身后传到一道笑声,斋堂里静悄悄的,不难猜出这笑声是笑话谁的。

陆元清怒而转身,一个上了些年纪的老和尚带着两人刚刚踏进斋堂。

那和尚双目慈悲,脸上皱纹如同沟壑般深刻,看着他的目光很是柔和。

他一进门空文便双手合十行礼道:“师傅,姜施主。”

那和尚同样穿着一套洗的发白的僧袍,瞧着与旁的僧人没什么不同,竟是空文的师傅,也就是这寺庙的住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