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春秋罪我 > 第137章 第 137 章

第137章 第 1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燕王造反的消息传出,周边郡县已有叛军呼应,一些流寇大规模在晋地闹事,由此造成了很多无辜百姓流离失所。

各郡县的报备文书和请示文书雪片般飞来,晋阳城能容纳的流民有限,要是不慎,谁也不想当第二个张又玄。

晋阳城外,青松观。

卢蕤换了身绿袍,端坐在青松观的小院中,身边只剩下了冯碧梧。

古木青松,枝叶茂盛,将一整个小院的天空都占据,根处隆起的小土丘上也有不少枯草和小花。青松观依傍古青松而成观,香火不断,算得上家大业大。

上了年纪的松树,跟较为年轻的松树比起来,枝叶要更稀疏,枝干要更颀长,硕大华盖,像天边不动的浮云,时不时会有几只白鹤擦过,振翅落在树下。

侯方宁尊重了卢蕤的意愿,但怕周慈俭做什么手脚,回来途中安排了几个高手暗中保护,并让许元晖时时照看。

于是卢蕤便改道青松观,而没有回府衙。

“少主,你回来也好。”冯碧梧端着碗药汤呈上前,他今日打了个盹,醒来差点酿成大错,现在心里还后怕,“别伤了身子。”

……

不久之前,晋阳城东。

卢蕤自马车中醒来,“谢谢你,四娘。但我会和周道长回去的。”

侯四娘抬了抬眉,依旧站于崖松之上。

“也是,晋阳以东现在全乱了,半个河北无立锥之地,你还是呆在晋阳的好。你再好好想想,要是不想管这破烂事,我就向陛下陈情,你自可在我分舵下安然度过。”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四娘,你当年建立女兵也是这么想的么?”

侯四娘愕然,“自然不是。”

“你那时候,只是个屠户吧。我自小读士大夫的书,早就养成了爱管闲事的习惯。我们这些人,不耕种,不交税,读点书就坐享其成,如果不做些什么,心中有愧。”

卢蕤掀起车帘走了下来,“小时候我就立志不做腐儒,寻章摘句,只知道在纸堆里翻来翻去。后来长大,发现做腐儒也挺好,天底下哪有初出茅庐就能纵横捭阖的人才?穷极古今,也就一个诸葛孔明。能在寻章摘句之学里著书立说,也不错。”

侯四娘叉着腰,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我改主意了,我还是不想做腐儒。”卢蕤遗憾地笑了笑,“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我刚刚把讨捕文书和招兵文书都盖了印,麻烦你拿着下发周边郡县,等府衙那群大爷上班,叛军就该打到晋阳城了。”

准许招兵的命令一出,周边郡县至少能撒开手脚干,不至于畏首畏尾。兵贵神速,时机最重要!

“你出来就是为这个?”侯方宁轻功落下,自卢蕤手中接过文书。

“嗯,但不确定你会来。”卢蕤淡淡道,“女英阁也有不少暗线,可与郁累堂互为表里,做起来也快些。”

“不愧是卢元礼的儿子。当年老师本来不收徒,却在看见你后额外破例,看来不是无缘无故啊。”侯方宁叠好文书放入前襟隔袋,“他想为这天下保留一点文心。”

文人有时候很蠢,美其名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们的性格注定无法在人心鬼蜮中胜出,成为执政者,也无缘风云际会,胸中所想不过空中楼阁,荒诞不经。

天下大同?众生平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是法家和兵家做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儒家?!

可侯方宁知道,也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一个执拗的文人,以柔弱身躯,笼络人心,安定晋地,给无依无靠艰苦流离的百姓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会因为老弱病残、不够强而被抛弃,斑白者,垂髫者,村头怡然自得,不闻兵戈……

可能,这就是那个人坚定的文心吧。

风雨如晦,孤身以对,纵使世人不懂,我也一往无前。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乎?跨越二十年的光阴碎隙,往事被史笔和人们说了又说写了又写,“春秋”,早已不是帝王家之言,也不是他们功臣名将的谱牒功勋。

人的名就是树的影,你做了什么,天下人看在眼里,在他们的口中,自有一套“春秋”。

史笔会怎么记载我呢?

卢蕤心想,可能已经不重要了。

他朝侯方宁躬身一拜,满是对老前辈的敬意,也是对她孤身抗击不求名位的钦佩。有一种力量,隔着千百年光阴,就这样注入到了他身上。

“你我再见之际,山河必然无恙。”侯方宁也欠身行了个礼,“告辞!”

……

卢蕤有时候觉得志向是这世上集合了荒诞与务实的最矛盾的东西。

他手头上是刘琨当年出任并州刺史坐镇晋阳时的上疏——《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

那时候的晋朝,整个北方只剩下河东,刘琨是抗击胡人的旗帜。然而在“闻鸡起舞”之前,刘琨也只是名满京华的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终日跟着豪富石崇宴饮享乐,是个十足的公子哥。

他困守晋阳,民生凋敝,城池残破,强敌环伺,没有人来支援,上疏也石沉大海。

刘琨肯定比卢蕤更迷茫。

卢蕤喝了口药,其实经历过这次变故,他的心愈发坚定,回来看见裴顗,他也能坦然处之。

“文书已经发了出去,早一步就能早点反制。按理说来,燕王应该往南走洛阳才是。洛阳是个大粮仓,又没太行天险,燕王大概率不走晋阳,但我们也不可懈怠。”

燕王进得来么?河东有天险。

但河东因漠北人自顾不暇,夹击之下,也有可能会搏一搏。

卢蕤每次都把最坏的打算做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