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紫薇观 > 第53章 澄心通九畴(拾)

第53章 澄心通九畴(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将军,”她扬起黑沉沉的眼睛,“你们当时为何不把黄庭教里反冯的人赶尽杀绝?没了他们在各方游走,民间就是一盘散沙,不至于因几件衣裳、几碗酪浆就轻易聚起众、闹起事来。”

“让我算一算,”辛拓竖起手指,一根根点过,“据我与他们打过的交道来估计,黄庭教应当有十来位天师,底下道众有近千人。这千人都居无定所,四处游窜,直到近一年才慢慢安定。虽官府打压,但私下信奉该教的有近十万之众。这么多人,其实只有几百人极度仇恨‘夷狄’。他们不冒头,你说,我该如何不惊动州中平民,把这几百人剥出来?”

“那就是朝中不该安排这刺史来荆州。”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听说,这位贺兰夫人确是朝中一位贵人的亲信,”辛拓垂目看着她,“与其计较当初该不该的,你还是多想想怎么向贺兰夫人解释。”

门外有脚步声,有刀鞘轻拍腰带的叮叮响,一侧脸,只见一个戍兵上前一拱手,道:“戍主,一炷香之前,刺史府上那两位侍女已押送犯人进城了。”

“怎么这么快?”

崔宜闻言,一腔焦躁被吓去大半。她一跃而起,直望驿站门外冲,奔到马槽边,掣过马辔头,跨上鞍,一振缰绳,驱马向刺史州衙驰去。

关押提审犯人的地方在州衙官署。崔宜跨进去时,一名衙吏正押着少姜望里走。不见阿那双姝,想必她们是入府禀报去了。崔宜略向衙吏告了几句话,表明自己的身份。衙吏一拱手,让出少姜来与她说话。

几日不见,少姜憔悴不少,但一见崔宜,反而先关怀她:“叫道长替我忧心了。”

到了生死难料的境地里,少姜还是一样的周全细致,崔宜心里软了一下,紧握她被捆缚的双手,问道:“你被抓,黄庭教那边会做何反应?他们会明着来闹事,还是……”

“这正是我要同道长说的,”少姜蹙眉,“另有几位天师主张刺杀贺兰夫人……黄庭本就存续得艰难,再明面上与官府作对,到时候,数千数万、手无寸铁的教众便会被逼上穷途。我只能出此下策,一边试探着贺兰夫人,一边拖延住教中其他天师。可我如今身陷囹圄,只怕他们不但会打出旗号,公然反胡,还会再送人来,做行刺之事。”

经过胡庄的事,崔宜本不该轻信少姜,但这番剖白实在是肺腑之言,若说有什么企图,不过是想让崔宜再劝一劝贺兰夫人罢了。道出黄庭内部的分歧,更是毫无保留,连最为柔脆的腹肚都亮了出来。再迟钝的人,也该体悟当中的诚意了。

但少姜道出的情势也是极严峻。崔宜一个头有两个大:“明里、暗里都得提防。”

霍然,她想到什么,抬眼看少姜,目光发颤:“可这样一来,二娘子你怎能还有活路?他们不顾及的你的死活?”

“殉教而亡,”少姜苦笑,“不正死得其所么?”

已是黄昏了,天际结很重、很阴的云,因没有树木遮蔽,刺史府中,濡郁郁的空气如一块湿透的热布,甸甸地来捂盖口鼻。从小门跨进来,崔宜在当中沉滞地走。

她问少姜,分明已遁入水里了,为何还要回来。

少姜沉默片刻,笑说,我想过了,道长你讲得对,为我而来的那些同门,何其无辜。

“哎呀”,她不留神,迎面与人撞了个满怀。灰的、青的、绛红的衣裳洒了满地。面前人蹲下来,手臂划拉着,把衣裳抱回怀里。崔宜定睛一看,却是前几日她曾打过照面的、外院的杂役。

“唐突仙人了。”那杂役搂着衣裳,匆匆向崔宜行个礼。

崔宜抬眼一看,杂役身后,另有三三两两扛着箱箧、勾着包袱的仆从。她奇怪,问道:“居士作甚去?收衣裳去洗么?”

杂役道:“我们是要走了。”

“走?去哪?”

杂役叹一口气,道:“郎主与夫人遣散了外院所有的下仆。小人正打算去舅娘家借住一晚,以后还不知能在哪处落脚。”

正如她所料,少姜事发后,外院荆州本地的仆从,贺兰夫人会悉数赶走。崔宜木了脸,向杂役回个礼,拖着步子向内走。无论如何,贺兰夫人还是要见的。

问过人,得知贺兰夫人在寝居。到了地方,阿那双姝正守在檐下。两人对崔宜视若无睹。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再说的了。崔宜迈上石阶,径直去叩门,得了门内响应,她推门而入。

屏风后,贺兰夫人背对着门,正把书卷填进架上缝隙,又把手帕兀自拍打灰尘,留一道漠然的背影给崔宜。

半晌,无人率先讲话。

“宜公主,”这个称呼一出,崔宜脸都发起麻来,“在贵国,若是恶仆以巫蛊之术恐吓主家,该作何处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