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说着,不住磕着头。
“你跟我赔罪有什么用呢?”张授中甩开她,“去向我家女郎赔罪才是正理。”
赵懿安坐在桌边,蹙眉看着,那舞姬听了张授中的话,忙在地上匍匐扭动着靠到赵懿安脚边。
她睁着一双泪眼,眼泪鼻涕一齐流下,“贵人,女郎,求求您了,是贱妾错认了,冒犯了女郎,求女郎高抬贵手,贱妾来世为奴为婢、做牛做马,报答您的恩德。”
“不必了。”赵懿安抬头看着张授中,“将她们都放了吧,你是吓唬她们呢,还是吓唬我呢?”
张授中笑道:“女郎说笑了,愚下怎么敢吓唬女郎。”
他说着又转向跪着的四人,“既然女郎大度不计较,那这次便罢了,下次记得把眼睛擦亮点再认人,不然可就遇不到这么好说话的贵人了。”
“是是是。”四人磕头不迭。
将几人都送走之后,赵懿安同张授中商量换了客栈,二人清点了一下财物,整理出来两大箱子,雇了一辆马车,带着两个士卒拉着财物一并前往了荀府。
荀府坐落在高城北郊,府邸落地广而精致,府内可谓是一步一景,比之赵懿安的公主府也不差。
赵懿安啧啧感叹,跟在张授中身后到了荀府的正厅。
张授中落座后,荀大夫才姗姗来迟。
“家中小儿不听话,老夫训诫了他一会儿,这才来吃,授中可不要责怪。”
张授中笑道:“哪里的话,您愿意见晚辈已经是不甚荣幸了,您向有博学多识的美名,多少人想求着见一面还不能呢。”
荀大夫点了点头,捋着白须道:“唉,要是我那小儿有你的一半我也就死而瞑目了,只是他这个样子,老夫又不得新君待见,怕是这偌大的家业都要拱手让人了。”
张授中露出不大赞同的样子,“您还这么硬朗,何必说这样的话,再说小郎君只是不知事,并非天资愚钝,谁又不是这样过来的呢?等到年岁再大些,继承您的衣钵自然不在话下。”
荀大夫摇头,“也罢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年纪也大了,没那么多心思去管,也只能尽了这条老命罢了。”
张授中闻言,抬头看了赵懿安一眼,赵懿安会意,扬手示意,门外的人。
两大箱财宝很快被抬了上来,张授中笑道:“授中也不好空手前来,便带了一些微薄礼物,希望还能入您的眼。”
两箱财宝被当众打开,其中光彩各异,几乎眩了人的双眼,荀大夫的神情顿珠,眯眼打量许久。
“东西是好东西。”荀大夫笑道,“只是事却未必好办,授中,你这后生胆子大,我看这东西你还是抬回去吧。”
张授中拱手道:“晚辈不是为了求您办事才带了东西来,便是没有事晚辈难道就不能孝敬于您吗?这样好的东西,这魏国除了荀先生您这样的能人志士,还有谁堪配享用呢?”
“好孩子,真会吹捧我这老人家,你这年纪在晋王身边,可是屈才了。”荀大夫呵呵笑道,“不如拜在老夫门下,有你的聪慧,老夫必能将你推至王佐之才。”
“您就别打趣晚辈了。”张授中坦然笑道,“授中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以如今的年岁和阅历,能得君王这般赏识,已经是铭感五内了。”
“唉,是啊,我们这样的臣子能得到赏识自己的君王,致君尧舜上,可不就是一生最大的幸事吗?只可惜贤臣易得,良主难寻啊。”荀大夫感慨道。
“臣不正则君废之,君不明则臣治之。昔日太甲昏聩,伊尹放逐太甲于桐宫,又有何人不赞伊尹一声贤臣呢?”
荀大夫沉默下来,张授中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起身拱了拱手,要告辞离去。
荀夫子不解道:“授中,你这么急着走做什么?不妨留下来用膳。”
张授中:“多谢您的美意,只是授中不便在魏久留,眼下还有一些琐事要处理,晚辈明日再来拜访先生也不迟。”
“好吧好吧。”荀大夫挥挥手,“我也知道你们这些后生不耐烦跟老东西说话,好不容易碰到你这么个聪明后生,话还没说尽兴呢,你又要走,老夫还指望着让你见见家中小女,可知那丫头没福分,是攀附不上你了。”
张授中无奈拱手道:“您何必折煞于授中呢?女郎若是能看上授中倒是授中的福气,只是授中如今时局不定,授中又忙于奔波,不敢辜负了先生和女郎的美意。”
“嗐,大丈夫立于天地间,何处不为家?明君在哪,家就在哪,有些危险都是应该的,身为你的妻子若连这点险境都不能与你共担,那才是辜负了你一腔痴情呢。”
荀大夫继续道:“我家那丫头倒还齐整,你明日见见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