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皎阳似火,人们大多躲在屋子里纳凉,街上来往的行人汗流浃背,不停擦拭额间冒出的汗。
他们身穿的衣裳多是密不透风的粗布制成。粗布有耐磨的特质,多为靠体力劳动的人购买。
还有些人家认为孩童喜欢在地上嬉戏打闹,衣物容易破损也会做几件粗布衣裳穿。不过小孩玩闹时易出汗,穿着不透气的衣服更是热的脸蛋红扑扑。
林书怡放下车帘,遮住外面刺眼的阳光,阖上了双眼。
不一会儿,马车平稳停下。还未下车便听见熙熙攘攘的声音,探出头去一看,店内人满为患。
林书怡刚一进门便被竹苓带去里头的小房间。
昨晚竹苓告知她有一笔大订单,是皇宫里的娘娘为自己宫女定制一批夏衣,早前听说森锦铺的样式新颖,布料亲肤透气。昨日她不在,竹苓回去通知她后,赶在今日商定事宜。
林书怡坐在她对面,沏上新茶:“你好,请问怎么称呼?”
“我姓夏,唤我夏姑姑便可。”夏姑姑双手接过茶杯,“多谢。”
夏姑姑从身侧拿出一本册子说:“这是我们永…宫内宫女衣服的样式。”
“按照这个册子上去做?”林书怡接过,翻了几页,大多都是极为朴素的花样。
不过也正常皇宫里自然是要简单,不出错为好。只是…为何会找到森锦铺,却不需要她来设计款式,按道理大多制衣铺都能做。
“是的,这是定金。”夏姑姑出声打断她的思绪,偏头示意随从将手中的盒子打开。
林书怡被白花花的银子闪了眼,紧了紧喉咙,又听见夏姑姑说:“月底交付。那我就先不打扰了,生意兴隆!”
林书怡还未理清头绪,便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只好起身送客,转身之际,顺手将盒子盖上。
待夏姑姑离开,店铺里的人也逐渐离开,彻底见不着人影后,竹苓才凑近过来小声说:“锦绣阁近日都是关门谢客,户部来人把掌柜带走了。”
“犯了什么事?”
“还没通报。”
“有点奇怪。”林书怡小声嘀咕。
竹苓继续道:“是呀,往年这夏姑姑都是找锦绣阁合作的,常年如此,今年却找了我们,刚刚外头这些人都是好奇为什么与我们合作,才跟着来一探究竟的。”
林书怡将一纸契约认认真真瞧了个遍,无任何端倪。她叮嘱道:“汐月还是先做好姑娘们个人的成衣,这么多量以我们这几个人是无法按时交货的。”
“那怎么办?”竹苓担心道。
“没事,这款式很多店铺都能做,而我恰好就认识一家店铺掌柜。”
“青纱庄李掌柜?”
自从林小姐将一部分样衣图给了青纱庄后,青纱庄生意红火,城中百姓多数是从那购衣,生意逐渐发展向南边,不少货商会按季订购一批当下流行成衣拿去卖。
林书怡轻抬下巴,表情像一只得意的小猫,语调轻佻不紧不慢吐出两个字:“没错。”
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李芸讲述清楚,顺带提了她的要求。
李芸惊诧中带着些许好奇问:“人用我的,布料也用我的,你怎么还要抽四成?!”
林书怡把那本册子递给她,语重心长道:“商人嘛~理应如此。再说最终还是冠上森锦铺的名头,我是要承担风险的。”她停顿了片刻,“更何况她们给的足够多。”
李芸瞧着她那俏皮灵动的模样,爽朗的大笑。伸出手道:“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林书怡回握。
正值夏季,昼长夜短。在太阳西斜落山,透过云层的光像是染色剂,给它照耀着的一切镀上一层金色。
回到府里,厨房还在备菜。那是在她生病时,秦瑞请来府里的,如今大家都有事务在身,不便自己做饭,在她病好后,干脆把她们留下了。
不过,一直到她洗漱完躺床上准备入睡时都没见到秦瑞。
接连好几天。
起初,林书怡并不在意,每日就去森锦铺算算账,去青纱庄监工,日子也算充实。
没几日后,公孙芊来找她,说是太子举办一场宴会,让林书怡帮忙搞定她的衣裳配饰。
想到她之前在森锦铺无人问津时,主动穿上她的衣服宣传,效果还很显著,林书怡立刻答应。
“明日一早我派人来接你。”
“慢走。”
一夜无梦。
睁眼又是新一轮日光,连带着昨日的余温,尚存于府里。
近些日子天气炎热,直接用冷水洗脸,反倒觉得清爽。
马车等在门外,林书怡交代几句离开。
先是去西府为公孙芊选好衣裳和首饰,纠结中时间过去了许久。
公孙芊透过铜镜看向身后那个静静地用着午膳的女子,问:“你要不要一起去?”
公孙舟说她可爱很像自己时,她还不屑,但此刻细看她无意间露出的不耐烦,倒是与从前的她很像,都不隐藏自己真实情绪。
“可以吗?”听到这话,林书怡来了兴致,是人都会好奇皇宫里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