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48章 徳不配位

第48章 徳不配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右金吾卫将军崔鸣玉亲自护送赵崇衍回京。因回得匆忙,一家七口人,连一名侍从都没有跟着,两匹马车的马夫都是崔鸣玉自京城带去的下属。

天启十一年晚春,万艳争芳,欲大显身手,挽留春意。春天虽留不住,但迎来了贵客。

“王爷,安阳公主已至城门口,奉命迎您入城。”

一早得到皇命的崔鸣玉,远远瞧见安阳公主的侍女,见为首一女子头戴帷帽,便知是赵月华,故而向赵崇衍禀告。

车内传来一声“是”,表明赵崇衍已知晓。平静的声音仔细听便知,是难掩的激动。

待行至赵月华面前,赵月华先免去崔鸣玉的行礼:“崔将军日夜兼程,实在辛苦,不必多礼。”

崔鸣玉及其下属依旧坚持下马行礼。

说话间,赵月华先见到了第一架马车上的赵崇衍,他迫不及待地推开车窗,欢喜地唤道:“月娘!”

第二辆马车的车窗出现的则是一张小家碧玉的脸,怯生生地不敢直视赵月华,看起来年龄尚小,跟着的是一张男孩的脸蛋儿,眉目间有几分像身旁的女子,尤其那双眼睛,水灵灵的,透着纯真。

赵月华猜到这应该是赵崇衍的侧妃江氏和她的儿子赵安远。

没有多想,赵月华命她的两位侍女骑马先去王府候着,她本人则上到第一辆马车内。

“走吧。”

赵月华的一声令下,崔鸣玉准备入城去王爷府上。

马车内,除赵崇衍外,就是王妃卢从蕴及其三个孩子。

“见过公主。”卢从蕴拱手行礼,三个孩子有模有样地学着作叉手礼。

赵月华匆匆扫过卢妃一眼,只觉打扮得精致如画的卢妃从未变过,容貌虽不及当年的明艳动人,可无论何时,举手投足都是从容不失优雅。赵月华随即向卢妃回礼后,眼里只剩下赵崇衍。

“阿兄……”

细细打量下,见从一国之君变为落魄王爷的赵崇衍不复往日飞扬神采,赵月华从重逢之喜瞬间化为心疼,她哽咽地说不话来。

曾媓以“赵崇衍生病”为由召他回京,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江州长史提过他患有心悸,好在花费珍贵药材将养着,才并无大碍。

可生病的人总是同健康之人不一样。

赵崇衍分明才三十八岁,现下看起来快五、六十岁,面色苍白,消瘦太多,她竟不敢认。

“十二年收到月娘十一份礼,每年都在期待能和月娘重逢,今儿总算得偿所愿。”

两兄妹见面,这会儿相顾无言,眼里默默噙满泪水,都没了见面的喜悦。

“您是每年都会送我新衣裳的那位姑母吗?”

两个女孩儿中较小的一位察觉不出大人间的悲伤气息,从赵月华一进门,便对赵月华投来好奇又惊艳的目光,见赵月华同父亲迟迟不说话,忍不住问道。

“蓁儿不得无礼。”

卢妃娴静而端庄地呵斥小女儿,一如当年她为皇后时的样子,尽管她经历过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父母、兄弟均在赵崇衍被废后,流放至岭州,已于多年前病死。

“无碍。是我,蓁儿喜欢我送的东西吗?”

赵月华听其话,观其颜,便知说话的是赵崇衍的小女儿赵蓁,一旁学其母亲端坐的一男一女便是十三岁的大女儿赵彤,小小年纪出落得同她母亲一样明媚动人。

车马中唯一的男孩就是十一岁的嫡子赵明逸。

赵明逸与赵蓁是龙凤胎,长得更像其父,只是赵蓁有一双杏眼,闪烁着慧黠,让她整个人生动鲜活起来,而赵明逸的丹凤眼,严肃中露出一丝迷茫。

自赵崇衍被贬去江州,赵月华每年都会托江州长史送去礼物,多是时兴料子,器皿首饰,给孩子的小玩意儿。

她大张旗鼓地召江州长史入公主府,并没有瞒着曾媓,曾媓也没有拿着此事专门询问过赵月华。

太子赵崇苻私下委婉劝她低调行事,但赵月华说:“这是她唯一能为大兄做的事。”

赵崇苻听后没有在劝,他也没有同赵月华一起送礼去江州。

身为万众瞩目的太子,一言一行都可能被人拿来做文章。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便不做。

“喜欢。您送的东西就是江州都没有呢!蓁儿离江州前,母亲不许我带太多东西,我挑了好久才决定要穿我身上这身衣裳。”

想起未拿走的衣裳,原本开心的赵蓁顿时撅起嘴巴,闷闷不乐,惹得一旁端坐的阿姐和阿兄忍俊不禁。

“公主见笑了。多谢公主送来的礼物,我们都很感激公主您的惦记。”卢妃悄悄控住赵蓁的肩,暗示赵蓁不准说话,并向赵月华郑重道谢。

赵月华这才注意到,马车上的五人均是穿戴她送去的衣裳饰品。

“都是自家人,无须客气,”赵月华宽慰卢妃,接着亲切地对赵蓁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姑母为蓁儿在王府已经备好许多衣裳,包你满意。”

蓁儿欢天喜地,惹得赵崇衍也流露几分喜意。

孩子的插话,使得车内伤感之气顿减,赵月华问一句江州的事,赵崇衍相应答一句,有问有答,倒显得没那么沉重,赵月华得以了解赵崇衍的更多生活细节。

却也真的感受到赵崇衍的变化。

赵月华想起她同赵崇衍最后一次见面时说的话。

那是除夕晚宴结束后,刚登基半年的赵崇衍留住赵月华。

赵崇衍向她袒露先帝留下的一道遗诏让他发愁。

“凡军国大事不能断者,皆由太后决断”。

可过去半年,朝廷大小事务皆由曾媓决定,他就像个傀儡一般。赵崇衍当太子时,曾媓替先帝理政多年,那时的他并不因此烦恼,左右是他的母亲深受父亲信任所致,这足以证明他的太子之位稳如磐石。

可登基之后还这样,赵崇衍属实是无法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