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18章 疑是谋反

第18章 疑是谋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公主似有心事。”蔓儿肯定道。

“蔓儿觉得岑冲说话是否属实吗?”赵月华见蔓儿对她已有判断,莞尔一笑,问起蔓儿的想法。

蔓儿回忆起岑冲此人,坦言道:“岑冲刚刚显得未免大公无私些,反而不像他平日的作风。我见他推荐元绅时可不是这样的。可岑冲早早依附于陛下,有些才干,他官职虽不高,但陛下还算信任他。”

“今日他一家之言,可以是他说的及时悔改,也可能是在弃车保帅,又或者真是愚蠢至极。”赵月华仍在怀疑到底是哪种可能。

“公主是有何依据?”蔓儿知晓赵月华不会随意怀疑无辜,定是有一些把握才说的。

“有一点。不瞒蔓儿,我先于岑冲前,听说过有寺院僧侣不安本分,不救灾民。可照岑冲所言,只是大元寺一家的几个僧侣有问题。我不禁在想到这背后是否有更大隐情。可又怕打草惊蛇,所以未在母亲面前多说。”

赵月华用人不疑,对蔓儿和盘托出。

“公主可有探查之法。”蔓儿信任赵月华,细问道。

“有。唯今之际,只有先从一个人入手。”赵月华点头。

“悲田使元绅。”赵月华同蔓儿异口同声地说。

送入大理寺审查的案子,不再是杜威一手遮天,而是按应朝律法而来。赵月华正想着如何接触此案时,先得到蔓儿传来的消息。

“金吾卫抓捕时,元绅服毒自尽。”

若真像岑冲所说,是元绅贪赃枉法,罪不致死。岑冲现下死无对证,更让赵月华深感不安。

她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正当赵月华思考对策时,和音急匆匆地向她禀告她听到的话。

“公主,大元寺的僧侣中有戎国人。”

赵月华听是戎国人,不敢大意,再三同和音确认:“此事你可确定。”

“千真万确。大元寺有几位僧侣嘀咕的正是戎语,我曾在幽州结交过一位朋友,他与戎国人常年有生意往来,会说戎国话,我请他教我,最后也只记得那群僧侣口中提到过的几句粗言秽语。”

和音提起大元寺的人说起粗言秽语,脸上难得显得有些羞涩,语气仍旧肯定。她细想后,又有了疑惑。

“戎国人样貌和我国子民比较起来并无异处,很难从外貌察觉到问题。因我国国力鼎盛,戎国人皆通晓我国语言,对外鲜少使用戎语。因此,戎语仅在戎国人中通行,我朝子民甚少知晓。若那几位僧侣是戎国人,怎么会到大元寺?”

赵月华接着分析。

“若大元寺是百年大寺,倒可以说是多年前收养的戎国孤儿。可大元寺半年前才建成,僧侣都是后进的。我读过一本书曰《戎国志》,记载着戎国人并不信佛。就算有人信,戎国人与我朝关系一向紧张,有戎国人混入京师佛寺,祠部的人一定会察觉其身份不对,进而禀告陛下,我也不可能不知道。”

“除非,祠部有人和戎国勾结。”

赵月华想到这点,心中还是难以置信。

戎国自十四年前,被当初的大昱打退后,实力早已大不如前,加上其皇室纷争不断,只能放弃战争,休养生息,不敢贸然来进犯大应。

现下有戎国人混入京师,看起来像是宣战前的准备。

悲田使元绅已死,可祠部郎中岑冲亲自又查过。如若戎国人一直没被查到,就这么轻易瞒过祠部的人。

赵月华不得不怀疑,岑冲也与此事有关。

不管戎国人潜于京师佛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赵月华都不能任由他们待下去。

可她却不能直接告知曾媓,大元寺有戎国人。正如和音所言,应朝会戎语的人不多,若是直接告知曾媓是如何发现戎国人的,曾媓难免会对和音好奇,进而去查和音的身世,甚至牵扯出兰徽来。

那她就得换一种方法提醒曾媓。

按旨意,当前大元寺被封禁,大元寺的僧侣中,除岑冲提过的几位僧侣身份有异需压入大牢仔细审理外,其余人皆暂待在大元寺不得出,有金吾卫在寺院前重兵把手,需待祠部一一核实身份后所有人身份后,此事才算了结。

赵月华静下心来仔细捋清思绪。

让戎国人牵扯进来,她无时无刻不把这件事和谋反联系在一起。谋反需要钱、人、时机。钱从善款里吞,背后再有支持人救助。人便是戎国人。

时机是什么?为什么假扮僧侣?

万僧会!

万僧会由礼部举办,但真正主管就是祠部。

万僧会的举办可谓是大张旗鼓,届时务必人多眼杂,曾媓亦会出席此会。有人在此时行刺也并非不可能。

她不能等到七月十五的万僧会,届时再如何防备,变数太大,危机四伏。更应该将一切扼杀于摇篮之中。

她不能让曾媓死!

她要更多,要一步一步稳稳地向上走,她要她的母亲看着她掌权,她要摆脱从她母亲那里收到的恐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