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18章 疑是谋反

第18章 疑是谋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和音向赵月华禀告她查得之事,赵月华才惊觉并非一间寺庙有问题。

灾民本月仍有一小批人涌入京师,和音见大元寺果真是对灾民拒之门外,本欲离开时,在灾民聚集之地,听灾民提起,有好几所寺庙虽非大元寺这般不近人情,但救济的粮食米粥稀如水,对待他们言辞恶劣。

灾民里也有人也感叹,不该对救济他们的寺庙多加指责。

可有更多像成化寺这样的寺庙,对灾民提供足够的新鲜食物,且僧侣平易近人。他们自然知晓哪些寺庙是真慈悲为怀,难免对大元寺这样的寺院心生怨气。

说着说着,群情激愤,有人提醒:“那可是当今陛下的人管理的地方,你们也敢多嘴?”

所有人才歇了气,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垂头丧气。

赵月华同和音在此事上心有灵犀。

且不说赵月华明面上,为京师所有佛寺都捐过金银,单是曾媓对悲田院一事尤为上心,每年拨过至少三笔善款。且每笔善款,极为丰厚,就是为了让寺院有足够的银两、粮食救济百姓。

对于成化寺,赵月华私底下单独赠过不少善款是不假。可有其他寺院像成化寺一样赈济灾民,深得民心的,说明寺院的钱财并不缺。

大元寺的僧侣以无钱拒绝善待灾民的说法简直是可笑之极、荒唐至极。

如若下发的钱一文都不用在百姓身上,钱又会到哪去?那悲田使又在干什么?悲田使代表官府管理悲田院,正是有官府作后盾,让百姓不敢多讨论此事。

赵月华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她决定进宫面见曾媓。

进宫前,和音欲言又止。

赵月华看出来和音神情不对,问道:“阿音,你有何顾虑?”

“公主,我混入灾民中,见大元寺的僧侣拒绝灾民的请求时,听他们嘴里小声念叨过什么。只是未等我细想,他们便赶人走。我总觉得我对他们嘀咕的很熟悉,只是一直未想起来是什么。”

和音坦诚相告。

赵月华并未多想,只说:“不急,你且慢慢想来。我先入宫。”

等见到曾媓后,却不是赵月华预想的情形。

祠部郎中岑冲已先于她入宫求见曾媓。

祠部乃礼部管辖的四司之一,掌祠祀享祭,国忌庙讳,宗教之事。大应僧侣无须服役交税,为避免有人钻空子,有祠部负责核实僧侣身份。

“儿见过母亲。”赵月华见岑冲在旁,面上不显,从容行礼。

“月娘,你来得正好。岑郎中向朕禀告,京中的大元寺有僧侣侵吞善款,需要救济灾民时却无物可给。大元寺的住持空云法师想将他们绑至官府,秉公处理,却被人拦了下来。你可知是此人是谁?”

赵月华困惑地摇了摇头,心下却有了一个名字。

“就是悲田使元绅!在赈灾一事上贪赃枉法实在是愚蠢至极、狂妄之极。”

曾媓许久未真正动气,此时她看上去怒不可遏。

赵月华只觉得一切太巧。

“不知岑郎中如何知晓元绅贪赃枉法?”赵月华向旁边的岑冲发问。

“臣从前识人不清,与元绅交往密切,观他近日比以往骄奢淫逸,才心生疑虑。探查后发现有大元寺的僧侣不务其业,再去询问得知,正是元绅为他们掩盖过去。因元绅身份特殊,直接接触悲田院所有事宜,无人敢多言。”

“也是,本公主才想起来,元绅正是你举荐给母亲的,当得一句识人不清。这么说来,岑郎中检举元绅也真是是铁面无私。”

岑冲听到此话,再度下跪,俯首贴耳道:“请陛下责罚臣识人不清之罪。臣一得知元绅是这种人,便立即向陛下禀明,不敢有徇情枉法之心。”

曾媓知晓岑冲素来胆小怕事,但也没有不敬之心,便饶了他:“罢了。你知错就改,及时举报,算功过相抵。岑冲,万僧会上朕可不想再看到出现纰漏。”

接着又向蔓儿下令:“蔓儿,拟旨,命金吾卫抓元绅入大理寺,细细审问清楚此事来龙去脉,不得放过任何一个贪赃枉法的。”

岑冲连连称是,恭敬告退。

蔓儿领命,写下诏书。

曾媓等岑冲退下,不解地问:“月娘,你对岑冲有何看法。难得见你对大臣得理不饶人。”

“儿只是觉得近日灾民不易,负责赈灾的悲田使火上添油,此人是岑郎中推荐的,罔顾阿娘信任,实在令人恼怒。”赵月华乖巧道。

曾媓闻言,不再多心。同赵月华、蔓儿二人谈起万僧会一事。

每年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今年,曾媓早早下旨,将在京师举办万僧会,邀请各州各寺庙僧人参与,为大应祈福。

可聊着聊着,曾媓忽觉身体不适,命蔓儿、赵月华退下,召魏子玉前来侍候。

赵月华、蔓儿行礼退下后,蔓儿亲自送赵月华出宫。

“阿娘这些日子似乎总是心慌不安。”赵月华见曾媓有恙,特地多问了一句。

“是,御医已为陛下配好归脾汤,只需按时服用便可缓解。公主不必太过担心。”

赵月华对曾媓的身体放了心,便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没有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