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14章 初入朝堂

第14章 初入朝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少臣离开公主府后,赵月华的两个孩子接受得倒快。玥儿还小,曾少臣虽去看过她,但也并不亲近,很快被其他事情转移了注意力。瑾儿五岁,对于曾少臣的离开显得很开心,只是偶尔会想起行安。

当赵月华与曾少臣商议后,准许他可以去定王府看望行安时,瑾儿难得露出五岁儿童应有的天真与活泼。

瑾儿是个孝顺孩子。

赵月华一年多前,刚接回瑾儿和玥儿时,睡得不好。一次,半夜又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她没忆起噩梦的场景,先瞧见瑾儿溜进她房里。

侍女见赵月华醒后,为难地禀告:“郎君睡不着,想过来找公主,奴拗不过,只有由着郎君。”

赵月华摆了摆手,努力挣脱噩梦带来的余悸,让侍女退下,抱起瑾儿,关切地问:“瑾儿怎么睡不着呀,是有什么事要和阿娘讲吗?”

瑾儿摇了摇头:“阿娘,瑾儿见你不开心,都消瘦了。”

赵月华听见此话,控制不住情绪,眼圈微微泛红,笑得有些勉强:“瑾儿懂事了,知道心疼阿娘了。但没事,阿娘过段时间就好了。”

瑾儿听后,只紧紧抱住赵月华:“阿娘,我会永远在阿娘身边保护您的。”

赵月华只当瑾儿被她的情绪影响,此后,她在瑾儿面前时刻提醒自己要笑得开怀些。

未料到,以后,一向不爱动的瑾儿向公主府的侍卫主动学习武术。等夏训南就任,他便想拜夏训南为师。

夏训南诚惶诚恐地向赵月华禀明此事。赵月华思考片刻,便由着瑾儿去了。

有武功可以防身,没有坏处。

天启二年十月底,各州举子入京,应朝第一次贡举拉开帷幕。贡举一年一次,分文举、武举。去年因通天楼大火,惹得人心惶惶,曾媓直接推迟了当年科考。

今年两届举子一同参考,数量之多,涉及之广,曾媓尤为重视。

十一月初一,曾媓特地在朝会上召见所有举子,表示对其苦读十年后,报效国家的赏识。

按惯例,文举由吏部主管,武举由兵部主管。鉴于主管贡举的部门一向固定,为防受贿,科举的主考官由曾媓临时指定。

此次,曾媓指定宰相尹知山和六品考功员外郎明谦通分别为文举主、副考官,额外定赵月华代表曾媓监察贡举事宜。羽林军大将军曾少臣和六品兵部员外郎殷桓分别为武举主、副考官。

一时间,赵月华风头无两。

赵月华得知自己监察贡举一事,是在曾媓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旨以前,曾媓私下对赵月华提出的。

“儿愚钝,恐担不了此责。”

赵月华的确不知曾媓是何意,只觉得先行推辞更为稳妥,更符合她的形象。

曾媓没有多说,只提过一句:“贡举相关事宜自有人操持,你只需要在有事之时主持公道便是。”

“难不成此次贡举有大事发生?”赵月华满心疑惑。

“我希望没有。但若有,只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即使是赵月华暗中询问蔓儿、英儿,也摸不准曾媓真正所想。蔓儿向赵月华提及,宰相尹知山和六品考功员外郎明谦、曾少臣和六品兵部员外郎殷桓都求见过曾媓。

曾媓与四人密谈后,便即刻召赵月华进宫。

赵月华听后,静下心来,泰然处之,当好曾媓需要的吉祥物。

来年二月春闱正式开始前,举子经吏部核实其身份无误后,需在京师等候。

还有三月的时间,贡举主、副考官府上车马盈门,赵月华府上尤甚。

武举是曾媓当皇后时,力主推行的制度,不过三十年的历史,主要考察骑射、枪术等本领,重实战轻知识。武举考官早发出话去,不许兵部之人私下见举子,考前,举子无空可钻。

可文举不同,历史由来已久,加之大昱历代皇帝的推动,有一道人尽皆知的潜规则蔚然成风,即为“行卷”。

行卷是指举子可将自己最得意的诗文写成卷轴,献给达官显贵或者贡举考官。这次比往常多了两位要重点拜访的贵人,一是赵月华,二是蔓儿。

科举试卷一向不糊名,大应也遵循旧例。考官若在考前对考生有个好印象,即便该生应试水平不高,保不齐考官认定其是偶失水准,也会赏脸给个好成绩。

曾媓登基后,特意为文举考试新增杂文一项,考察举子的诗词歌赋,更推动天下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捧。

赵月华没有阻止举子献诗的热情,她会筛选出佳品,直接献给曾媓,不与考官有过多接触。蔓儿也是同赵月华的行为一致。

特别是,赵月华平日里收到吏部、兵部上报的考试安排,从未有过异议,这些流程上的事,都是老规矩,曾媓没有动它,她就不会质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