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不做公主做皇帝 > 第9章 更多算计

第9章 更多算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媓登基后,大肆封赏曾氏子弟、有功之臣。

京师留下的臣子里多是曾媓的人,这些人里面有忠心耿耿之人,有见风使舵之人,有见机行事之人。剩下的人里面要么不敢或者没有能力反对曾媓,只有蛰伏起来。

曾媓下令将曾家祖先追封为帝,同赵家祖宗一起供在皇庙里。曾家子孙则依血脉亲近封赏亲王、郡王。赵崇苻封为太子,居于东宫。赵月华和她的三姑母平城公主再受封赏。

赵月华的大兄赵崇衍依旧被囚于江州,不能回京受封。

曾少川被封为定王,仍然任左羽林军将军一职,行安封为世子。

曾经一度,即使曾媓当上皇后,崔、张、卢、王四大望族也看不起曾家。

大昱的开国皇帝是贵族出身,因当时的皇帝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纠结身边一帮权贵子弟成功起义。

崔、张、卢、王四家出力最多,实力最强,受赏最大。

大昱开国皇帝曾命人撰写过《氏族志》,定下门第高低。赵乃国姓,自是排在第一,其后便是崔、张、卢、王四姓。

四大望族相互通婚,互相帮扶,曾经在朝中有半数的臣子都出自这四门。底蕴深厚的他们是所有人仰望的存在。

先帝在世时,曾下禁婚诏,禁止四大望族存世后人互相通婚。可此诏一出,反而让四大望族的名气再次攀升,所有人再次明白四大望族的地位有多高。

如今,四大望族中,张、卢两家受曾媓打压最为严重,张家一门尽数被杀,卢家再无人在朝。崔、王两家识时务,没有反对过曾媓。

曾媓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官员修订《氏族志》,将曾姓排在百家第一位,赵姓次之。

她春风得意,精神越发好,看不出来年过花甲。

赵月华也适时进宫,拜见新帝曾媓:“儿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曾媓已换上赤黄色胡服,腰系九环带,头戴龙纹冠,通身的气派让赵月华晃神间似乎瞧见了她的父亲,也就是先帝。

这是赵月华在她的两个兄长身上都没见过的气场。

曾媓唤赵月华上前,同她近些说话:“起来吧。月娘是来接孩子的。”

“是。瑾儿、玥儿得阿娘照拂,是其三生有幸,但为人母者,舐犊情深,实在舍不得孩子不在身边。”赵月华听曾媓心情不错,顺势在称呼上拉近与曾媓的关系,低眉垂眼地回答。

曾媓听她的语气软化了不少,感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忽然话锋一转:“柳家一事,朕处理的或许是急了些,但朕也是为你着想。朕不能让你同反贼掺和到一起。”

赵月华沉着回答:“柳家罪孽深重,本该如此。承蒙阿娘恩典,瑾儿、玥儿才躲过一劫,儿感激不尽,何况阿娘为儿寻得良配。此前是儿一时魔怔,误解阿娘的心意。”

“你真如此想就好。去吧,以后多带孩子们进宫。我很想你。”曾媓盯着赵月华许久,才命她退下,摆手命御医上前扶她去休息。

走前,赵月华多留意了一眼,在曾媓身旁侍奉的御医,年纪轻轻,不过二十,仅凭资历显然不够贴身侍奉皇帝,但胜在眉目如画、举止和柔,合该得她的母亲怜爱。

瑾儿和玥儿一直住在赵月华的寝宫长乐殿,一切规制如旧,只是如今多了些孩子的器具。她下嫁给柳仲暄时,还是皇后的曾媓一直命宫人打理好长乐殿的一草一木,方便留女儿夜宿宫中,多说些体己话。

蔓儿正哄着两个孩子睡觉。瑾儿见赵月华有两月未进宫,总爱缠着蔓儿玩,曾媓觉得这是小事,自然由着瑾儿亲近蔓儿,蔓儿也很疼瑾儿。瑾儿进退有度,从不在蔓儿有事时烦她。瑾儿休息时要蔓儿陪着,蔓儿也乐此不疲。

“其他人都退下,不要惊扰两个孩子休息。蔓儿留下就是,顺道陪我多聊聊两个孩子近况。”赵月华令宫人退下,坐在蔓儿身边,看着两个孩子皆已熟睡。

弹指间,长乐殿只剩她和蔓儿。

蔓儿头也不抬,专注地看着瑾儿,轻声却笃定地对赵月华说:“公主此番恐怕不只是接孩子吧。”

蔓儿比赵月华小四岁,却有着不符合她年龄的淡定从容。她已经正式被提拔为女官,拜为御正,替曾媓起草诏令。

曾媓保留了大昱的女官制度。女官分为内官和宫官,前者便是皇帝嫔妃,后者则是宫人。曾媓并未封任何人为妃。

宫官细分为六尚二十四司打理内廷事务,各级女官均享有官职,有等同朝官的俸禄,只是不能参与朝政。

蔓儿是一个例外。她暗地里早就协助曾媓处理朝政。曾媓登基后,群臣在内殿紫宸殿商议朝政时,蔓儿一直侍奉左右。

曾媓登基后公开向天下求诸女官都是为招揽像蔓儿一样的人才。虽非外官,但也是荣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