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一族盘踞褚石一带,若他们接下赈灾对皇帝而言是便利,如今换了人选,那就成了阻碍,于是皇帝还划拨了一支军队负责押送粮草和赈灾银。
林琅听着朝臣推进赈灾的各项具体事宜,一派老神在在的模样。
无所谓,反正“赈灾”这两个字就和他搭不上边。
“监察使一职,臣有一人选认为合适,正是南御司总管。”
当自己的名字从傅老大人的口中被举荐,林琅的镇定自若终于消失不见,他僵硬地将头转向这位得享盛誉的当世大儒,瞳孔剧烈地震。
林琅:??!傅大人,您良心不会痛吗?
“臣不行,臣不可,臣恐怕无法胜任。”林琅急切道,他生怕说晚一步,皇帝就昏头被傅老大人说动了。
傅老大人笑容和气,半点看不出鄙夷或勉强:“总管何必妄自菲薄,臣久闻大名,一直希望有机会与总管共事。”
林琅:“……”大名?我看是骂名吧。
好似为了证明林琅成为监察使的合理性,傅老大人甚至为此附赠了一连串的赞美,人见人骂的南御司也仿佛成了什么辨善除恶、明镜高悬的好地方。
最后他凭借自己超然的地位和以往的功绩成功说服了皇帝和言辞激烈反对的诸位同僚。
这走向,放眼整个朝廷都是相当炸裂的。
林琅近乎呆滞:“系统救命!”
系统:“……”救、救命。
……
林琅下朝后黑着脸回到房间,端起桌上已经放凉的茶猛的灌了一大口。
温衍替他添了一杯新茶,有条不紊地开始汇报他审问刺客的结果:“据刺客所言,他与上面是单向联系,若想将其钓出,还需要等到下次他们主动联络,元明打算派人顶替刺客身份,然后继续密切监视,总管大人意下如何?”
话音渐渐弱去,温衍面带疑惑,细白的手搭在脸颊处:“总管大人,可是元明身上有不妥之处?”
“你今日只是忙于审问,未曾听到风声?”
林琅细细打量着他,尝试分辨他真实的意图。温衍搞出这一出把他弄到禹州去,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是为了随他建功立业还是指望留在京都好夺他的权?
但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做监察使肯定是不如原剧情的那位监察使。
这点逼数林琅还是有的。
温衍并不隐瞒:“今日朝堂之事已在宫中传开,元明听闻陛下任命总管大人为监察使,还未恭喜大人,大人见谅。”
林琅真心实意地阴阳了一句:“你消息倒是灵通。”
温衍以为他是不满此行一路劳苦,又远离京都,对南御司鞭长莫及,心里不爽利把气撒自己身上。
“南御司虽权利大,但名声无论是在官员还是百姓之间都素来不好。此程虽有风险,可赈灾乃是天大的功德,若是一路顺利,总管大人便可以扭转南御司一直以来的名声。”
温衍还欲再劝,林琅却已经一拳锤在他身上。
林琅怒气在胸腔中汹涌澎湃,他可以忍受温衍算计他,但是这种因一己之私而险些搅乱全局的行为却是着实踩到了他的底线,口中满满的嘲讽喷薄欲出:“你真当自己是神仙什都能算得准,这是能拿来算计的事吗?!”
温衍笑语盈盈的脸迎来痛击,整个人都有些懵了。
可以说,几乎维持不住面上常挂着的和善。
他强压下怨愤,勉强扯出一抹笑:“总管大人何故如此,可是元明说错了什么?元明愚钝,还请总管大人明示。”
温衍从面前之人的眼底看到了浓重的失望之色,他不明白林琅在失望什么,却下意识低头服软:“元明若是有错,总管大人可以惩罚元明,莫要因此气坏自己。”
人有五毒避障,贪欲根植人性不可剥离,林琅不强求温衍成为一个无可挑剔的圣人。
可温衍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未来首辅,按照剧情发展,迟早某天会成为把持朝堂话语权的第一权臣。
如果一个人在掌握泼天权势,在万民遭遇天灾时首先做的不是庇护一方百姓,而且想着蝇营狗苟,说不失望那是假的。
林琅定定看着他:“不要尝试去触碰自己做人的底线,否则迟早有天会害死你自己。”
“总管大人可是误会了什么?元明为总管差使,不敢僭越。”温衍径直跪下,顺着林琅的话回道,“但若是总管大人教诲,元明必定遵从。”
他的下唇饱满,自带上扬的弧度,如今却抿成一线,便多了些委屈。如月照溪间石的双眼诚挚地望向林琅,显得分外无辜。
躁郁的情绪渐渐平复,事情已然到这一步,再多的烦扰都是无用功。既然主角插手在其中,倒不如借助他的才智,帮助禹州灾民渡过难关。
林琅弯下腰,指尖抵在他自然晕出绯色的眼角,面无表情地回望他:“好,你既然听我的,这次赈灾,你随我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