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依旧云里雾里:“所以呢,这和我回来有什么关系,就算我加入了又一坊,可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你应该找二郎说,或者找被你弄得昏迷不醒的逍遥。”说起这个玉环就有些来气,可又不得不忍耐,逍遥还没有醒。
康苏儿见两人怎么都说不到重点上,懒懒地打了个哈欠,用食指勾起茶壶的柄晃动着,没留神却甩飞了出去,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正好碎在玉环脚下。
“你们真是磨叽,你不是一直知道我想要什么吗?就是那个,我可以不介意十八郎上位,但是我要拿走一半属于我们突厥的,至于李三郎,留给音娘就是了。”康苏儿简直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话说得把毫不知情的玉环和知道内情的音娘都给整得无话可说。
音娘头疼得揉了揉额头,玉环也怀疑康苏儿是不是故意的,否则对方已经在中原生活十年之久,怎么还一副不通汉话的样子。
只是最后一句让玉环格外在意,为什么音娘忽然对李隆基那个老不死的感兴趣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
“什么叫‘属于你们突厥的’?你是大唐的王妃,就算已经是突厥的狼主,但你别忘了突厥和大唐的约定,你们已经投降了,这里没有你的东西,你包括你的子民都没有资格取走大唐的一草一木。”玉环看了一眼茶壶碎片,又看向看似懒散,实则警惕又危险的康苏儿。
她知道安史之乱逃不过,但是没想到康苏儿已经忍不了了,这是对方即将动手的信号,让她不要回来,不过就是让她别掺和,还想以李琩的皇位作为条件,可是要是真让安禄山称帝,那大唐的天子又怎么办,一切不都又成为了笑话。
康苏儿不改其娇蛮任性,以及对想要的东西势在必得的那股劲儿,甚至不管不顾,硬要把大唐的东西抢走。
果然天底下的强盗都没有逻辑。
“我们突厥人和你们汉人同朝为官,既然天下一家,我们突厥的将领也有半数,为什么不可以?”
玉环只觉得莫名其妙,如果不是忌惮对方的巫术,她早就跑了,留在这里听屁话也没法帮她找到陈舟和卢栀。
“这些话你留着和李隆基说去吧。”说完她就不再看康苏儿,连带对音娘也没什么好脸色。
其实她可以不在乎这个天下属于谁,反正只要是大唐就无所谓,但是唯独不能是从前伤害她的人,而不论是李隆基、李亨还是安禄山,都让她心生厌恶,甚至恐惧。
她想要的只是帮助李琩登上皇位,让李隆基早点退位养老当太上皇,但康苏儿显然想要的更多,还把她们归于了同一类人。
一个康苏儿就已经很让她头大,没想到音娘也要来掺一脚,她本以为后者应该是与自己统一阵营,起码有同为又一坊坊众的经历,还在拉扯下李瑛甚至断绝李亨上位中出了那么多力,却根本不是一路人。
“你要李隆基?做什么?等哪一天他退位了,不就自然没用了?”玉环好奇道。
音娘的话却让她意识到了自己认知的不准确:“难道你真以为谁做太上皇都和先帝一样不折腾,老老实实颐养天年吗?”
玉环语塞,她确实把先帝李旦的情况套用在了李隆基身上,甚至还有大唐开国君主李渊的例子,却忘记了他们两位的儿子都不是寻常皇帝,性格也远比李琩更为强势。
就算李琩登基,只要李隆基不肯放权,或者有意找李琩不痛快,有的是人愿意效劳,甚至都不用臣子们做什么,光暗卫就能让十八郎晕头转向。
是她考虑不周了,光想着怎么在战乱前让李琩复刻当年李亨的政治轨迹,先做太子,再想办法找机会称帝。而且上一世的叛乱还早,那时候李隆基都一把老骨头,判断、决策等方面都有问题,但现在的李隆基老归老,却没有老糊涂,对付起来只会更麻烦。
“其实我也是好心,现在你还要坚持己见吗?”音娘勾起嘴角,淡淡一笑,却让玉环倍感压力,或许还有讽刺。
而这些又不是她能决定的,她们现在不过是把所有能商量的人都支开,逼着她做决定,逼着她和她们同盟罢了。
“所以……你说要李隆基,其实是指……”玉环的嘴张开又闭上,似乎在想该怎么委婉地表达。
结果音娘丝毫没有压力地甩甩手,或许是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说通她了,轻轻按动腰带,使劲一甩,一柄软剑破空而出,锋利无比,剑身反射的光刺痛了她的眼睛,让她抬手去遮挡。
遮挡的一瞬间,她听到一句自己敢想却不敢说的话,轻飘飘从音娘口中传出:
“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