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山河舆图 > 第131章 十四 箭毒

第131章 十四 箭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硖石城本是开国之初收复河西时,为防戎狄而修建的一座边塞旧堡。随着本朝疆域向北拓展,其防御功能渐被新的城池堡垒取代,故而日久废弃。

自邵璟受命凉州刺史,发奋作为,派遣秦冲剿贼北边。大致平定后,便寻到了前朝的连城旧址,并在旧址上新建了城池,以防戎狄,以通北塞。邵璟既受天子密诏,欲实行“新屯田”,清查河西土地人口。然要改革屯田、造册民籍田宅,自然不能一上手就图穷匕见,经考察后,拟定先在姑臧至连城一带的荒地试行。因此自入凉州之日起,便提前布局。退敌敦煌的同时,早已着手从姑臧城南的谷水水系向北引水至连城。而硖石泽便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关键要地,为此邵璟命孟良略加修缮旧城,原本不是为了军事用途,只打算遣少量军士在此监管水泽的维护及水文测定等。

起初邵璟一行人出行,不过是一次例行巡察,从未想过竟会遇到如此蓄谋已久的夜袭,因此只带了部分亲卫。到达硖石城时,硖石城的修缮尚未完工,尚有少量士卒驻扎,并民工数百。

可是当夜来袭的,竟有七八百人之多。虽然他们中混杂了盗匪,可邵璟一眼看出来敌久经训练,所谓盗匪实为掩人耳目罢了。城中兵力不足,且毫无准备,起初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更兼敌方准备充分,竟于城中也精心安插了勇武士卒,里应外合。

可是邵璟身经百战,平生所历凶险良多,很快便集结亲卫并原先驻扎的士卒登城反扑。虽则士卒皆有以一当十之勇,奈何人数实在太少,难以防戍。因此他又连下三令,先命朱大之弟名唤朱六的前往对面山上放火将敌情传递出去,又急命孟良组织民夫守城,同时命朱大去解决城内之敌。

孟良那边倒是十分顺利,他素来极得人心,从前来巡察时善待民夫,且又带着“守城有功,馈赏田宅”的承诺,民夫们个个踊跃争先。

可是朱大那边却出了状况。他万万没想到城中放火的人竟是如此凶悍劲敌,当时只带了六人,可谓凶险,赖他智勇双全才得以险胜敌手。可是他自己却受了重伤,而郭霁也被流矢所伤。

按照邵璟的预估,连城的援军最迟第二日清晨便可到达,可是谁知竟直到第二日傍晚才姗姗来迟,堪堪解了硖石城之围。

其间多亏了邵璟所带的皆是追随多年的百战之士以及他精心训教的私人卫士。当然更有朱氏兄弟这样当惯了亡命之徒的豪杰舍命相博。

或者说此前石玄听说邵璟等人要来,特意留下新研制的武器等待他前来试用查验,因而尚未将武器运往连城,也算是天不绝人吧。

解围之后,连城援军将领前来回报,邵璟才知连城守军听闻硖石山着火,便探知凉州都督在硖石城被围,迅速派出精锐来救。哪知路上遇到猛烈阻截,他们差点落入敌方陷阱,因此来晚了。

邵璟等人因此更加确信设计此次围困的幕后主使,其意非在攻城。

一个小小的硖石城怎么会引来如此周密的攻城?对方攻下城池意欲何为?即便攻下又能守得几时?

若是来攻者乃是盗匪,在经过秦冲强势剿灭后,何处盗匪竟有如此规模?其武器方阵又为何竟不下于正规军,甚至在寻常的边军之上?若是果真是盗匪报复的话,为何不去攻打连城,却来偷袭一座空城?

而城内的内应就更为可疑,他们混在民夫之中不是一日两日了。他们的主使者如何得知此处防卫薄弱而邵璟迟早要来呢?况内应日日与民夫为伍,怎么会准确地获知邵璟等人要休息的地方呢?

只是他们没想到当夜邵璟等人狂欢,三更天才回到住所,因此城外的人以为城内策应已经在约定的时候动手,便按约定时间攻城。若非如此,一旦邵璟等人沉沉入睡,城内策应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来袭,城外猛攻,便可在睡梦中杀人于无形。

听着孟良与孙邑的分析,邵璟不禁冷笑:“他们可真看得起我邵璟,内有刺杀,外有攻城,这是不杀我邵璟誓不罢休啊!”

孙邑躬身道:“城里的内应审过了,他们本是一群躲在山林的亡命徒,所知有限。只说有人找到他们,许以重金,又以家人相挟,要他们混入城中刺杀一个人。他们也不知要刺杀的人是谁,只是按照指事行事,余下的一概不知。请都督示下,该当如何处置?”

邵璟听罢,只点头道:“人是朱大拿下的,等我与他议定再裁决。城外的审出来什么了吗?”

孙邑为人极其谨慎,并不急着回答,沉吟片刻方道:“这些人很奇怪……虽说一同前来攻城,实则属于三股力量。”

“临时猝合?”邵璟眉头微皱,不知是不信还是惊诧。

“也不能算是临时猝合,但这三股力量之间此前并无交集,彼此也不相识。其中一股是养在一处庄园,以庄丁的形式日夜训练,并不与外人接触。还有一股则以盗匪身份盘踞山中。最后一股是一村之人——凉州地界,胡汉交错,盗匪层出,甚或边患频发,因此许多大村落皆有乡勇——这一村人便是以乡勇身份隐藏的。可是他们起初并不知自己是别人豢养的死士,只是二三年前忽来了个高人,指点他们训练,且时常赠予财物,渐渐地他们便都信服此人,唯马首是瞻。但是都督也见了,他们虽然临时来攻,却整齐划一,协同配合。倒像是……倒像是出自一人之手!”

邵璟沉思不语,半日方问:“俘虏来的有多少人?”

孙邑道:“还有三百多人,其余几乎全部战死,少数趁夜趁夜逃了。”

邵璟道:“等我们回姑臧的路上,他们若要逃走,就放掉一部分。”

孙邑迟疑了一下,道:“是不是要暗中派人蹑其踪迹?可是对方主使必然狡诈,未必肯信他们。”

邵璟嗤的一笑:“没有用的鹰犬,主人必然不养。若是令主人起了疑心的走狗,又会如何呢?”

孙邑立时明白过来,道:“属下明白,这就去准备。”

孙邑去后,一直沉默的孟良便道:“城中毁坏严重,西北城墙也被攻塌了一块,是不是尽快修补?”

邵璟瞧了连门都没了的破屋四壁半日,忽释然一笑,道:“不用修了。”

孟良吃了一惊,道:“为何……不修?硖石泽好容易修成了……”

“不修了,重建!”

孟良心思飞转,不停揣测邵璟为何要建城,却始终找不出建城的合理理由,遂问:“难道就为了这次夜袭?”

邵璟却笑着起身拍了拍孟良的肩膀,道:“这次受困,你怎么看?”

这问题太大太宽泛,孟良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但他也深知,这种看似大而无当的问话,实则是上官的考核,当然更是陈述自己观点、劝谏上官的好机会。

他是个冷静务实的,便道:“虽然遇袭被困极为凶险,可这是偶然发生,实在犯不上为此而建城。我们只需此后加强防卫,并且……”

孟良的欲言又止,令邵璟起了想要听听他心思的想法,道:“此处只有你我,但言无妨。”

孟良放了心,坦言道:“刺史来此巡查,并未大肆宣扬。为何贼人知道的这样清楚?而且硖石城的用途、有无驻军、刺史此行的情况,即便是刺史府和武威郡的官吏,也只有少数几人知情……”

“你是怀疑我们内部有人通贼?”

“若非如此,实在难以解释种种疑惑。”

邵璟却摇摇头道:“如果是我身边的人,他们就不会不知道我们在城中夤夜高会,一定会将攻城时间推后。而从城中内应放火的时间看,他们大概知情,却无法传递出去。这样看来,内奸是有的,但不在跟来的人中间。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追随我多年的亲信,一向定居关中,与凉州人没有瓜葛,很难被拉拢或要挟。说到底,还是姑臧城那边出了问题。你放心,孙邑定会查出来的。”

“都督这样说我便明白了,这气势汹汹的刺杀攻城,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是新屯田法并重新清查户籍人口的政令发布后,可见他们意在都督,更在抗法。”孟良沉思道:“可是都督确认田宅奴婢并减免赋税之法,就连豪强都没有怨言,那么到底是谁呢?”

邵璟笑得冷淡,道:“虽然你我心中有所猜测,可还是等等吧,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孟良心知有理,便不纠结此事,当即接上此前话题,道:“我知道刺史痛恨如今之事,然城不必再建,只略加修缮,支撑着监管硖石泽,数十年不会有问题。倒是该把钱财省出来,用在石先生研制的守城器械及弓弩改进上。昨日一试,果然防守严密,威力非凡。若凉州军用上这样的兵器,从此固若金汤。”

邵璟笑了笑,道:“你觉得我是因为痛恨被偷袭的狼狈才要建城?”

孟良被直接说破心思,大为尴尬,他身为下属,自然不会出言不逊,然心中所想却也的确如此。

“重建硖石城,当然不是为了我个人的狼狈。”邵璟笑道:“戎马生涯,谁还没个窘迫仓皇之时?”

孟良愕然,道:“那刺史是为了什么?”

邵璟收了笑,郑重问道:“如果这次被袭击的是连城,会怎么样?”

孟良心中一凛,顿时霍然,明白了邵璟的意思:“重建硖石城是为了策应连城?”

邵璟颔首道:“连城孤悬在外,面临戈壁大漠。若敌寇从外部攻来,自然没什么可担忧的。就怕戎狄从别的地方插入连城后方,若援助不及时,连城补给不足,很难独立支撑。”

“若是有硖石城作为策应,则不至于孤立无援。若有强敌来攻,二城便可相互守望。如此敌寇便不敢逡巡逗留。”孟良心中清明,便接上邵璟的话,解释透彻。

邵璟见他这样上道,便有意提携,抽出一张地图来,在简陋的桌案前展开,负手而立,道:“你过来看看,若重建硖石城,选在哪里为好?”

孟良瞧了半日,用手指了指,道:“选在高地。以免敌军掘开硖石泽淹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