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凝入水后,只觉得江水从四面八方往自己口鼻中灌,她本能地开始挣扎,疯狂地抓扯身边的李瑾。
刚开始时,被砸的不轻的李瑾还带着她游了两下,可是后来,被她紧紧抱住的李瑾不要说游水了,连摆脱她的力气都没有了。
死死纠缠在一起的两人,在水中开始下沉。
渐渐地,两人都不动了。
恍惚间,若凝看到有人向她靠近。
等到若凝从黑暗中惊恐地睁开双眼时,入眼的是一个矮矮的草棚顶。
她惊魂未定地看向自己周围,首先发现的是自己的衣服被换了,然后又发现了躺在自己身边一动不动的李瑾。
记起昏迷之前的事情,若凝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伸手试了一下李瑾的口鼻,感觉到有轻微的气流拂过手面,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缓缓起身,看向周围的环境。自己好像是在一个窝棚里,之前她在路上见过这样的居所,一般都是流浪的乞丐在住。
正想着,窝棚门口的门帘被人掀开,一位年约三十、面色黝黑的农妇打扮的女人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一个碗。
她进门看到若凝坐在床上,当下惊喜道:“小娘子醒啦,正好,粥也做好了,刚好喝粥!”
经她一提醒,若凝才发现自己已经不能用“饥肠辘辘”来形容了。
等到若凝喝上热乎乎的粥时,农妇才向她说明情况,若凝和李瑾都是被农妇的侄子所救,她侄子,别的不行,就是水性好。
农妇说:“我家那野小子承蒙您照顾,买了一篮子水果。看到你们被聂老大他们的人盯上,生怕你们有危险,就偷偷地跟着他们。幸而他去了,这才侥幸救了您和您当家的两位!”
若凝这才知道,原来是那黑瘦小子救的她。
两个时辰后,李瑾才醒过来。
之前若凝就给他检查过身体,他身上有多处擦伤,这些都不打紧,让她担心的是,他的背心处有一块巨大的黑乌。
应该是两人跳船时,被砸的拿一下。她暗暗祈祷,千万不要造成内伤,现在这种条件,他真的“伤不起”。
可是,当李瑾在咳嗽中慢慢转醒时,若凝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李瑾面色苍白地坐在床沿,努力压下了又一波咳嗽,面色因为之前那波剧烈的咳嗽,有些不正常的潮红。
若凝和他说明当前的情况,他坐在床边沉默不语。
若凝问:“我们现在是不是要想办法通知府衙?”
李瑾叹了一口气:“通不通知,由不得我们!”
若凝不解,待仔细询问,李瑾却是已经摆了摆手,不欲多谈此事,只是说:“我们要先想办法找到姜华他们!”
可是怎么找?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呼天喊地的声音:“姑姑,姑姑,我饿了,要饿死了!仙女姐姐醒了吗?”
隐约间听到农妇说:“醒了!”
接着就听到有人快速走近,门帘被“唰”地一下拉开,一个小脑袋伸了进来。
看到若凝和李瑾,顿时喜笑颜开。
“仙女姐姐,你醒啦!太好了!”
黑瘦男孩走了进来。
若凝笑着说:“小君回来了,还没有谢谢你救了我们的性命呢!”
小君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不用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听到他的话,若凝和李瑾的眼神同时一闪:这样的话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出自棚户区的小孩口中!
若凝他们落脚的地方,是青州的一个棚户区。
青州,依青水而建,是大秦著名的瓷都。
瓷器撑起了整个青州,大秦的第一皇商海瓷坊就在此处,海瓷坊的瓷器以精美、细致出名,是大秦数首屈一指的商行。
上至宗室摆件,下至当地百姓的一口碗,海瓷坊的瓷器至少占了一半。
除此之外,海瓷坊的瓷器远销周边国家,甚至还通过海上的航线往海外进行贩卖。
第一皇商从来不是白叫的,富得流油。
所以,李瑾缺钱时,第一个想要拿的就是海瓷坊。可惜,官税虽然涨了又涨,但海瓷坊一直被萧不念握在手里。
可是这样富庶的青州,却有一种与海瓷坊同样出名的流民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