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北胡兵强马壮,好在还有施家军镇着,没生乱子。可西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秦在和西越的交手中,屡屡吃亏。
皇帝经历了诸多挫折才坐上那个位置,他对大秦有那么多的规划,有那么多的期望,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离世而裹足不前?
当然,自己活着的时候,对这些事情认识地并没有很清楚。
后来,父亲,也就是兰家爹爹教她读史,自己才逐渐明白,当年皇帝所面临的困局,远非自己之前所想的那样简单。
同时,也明白了一件事实:
无论自己是否活着,皇帝的女人都只会越来越多!
主弱臣强,纳女人是君主最重要的结盟方式。
主强臣弱,纳女人是君主平衡各方势力最省事的手段。
自己,那个一心一意念着皇帝的秦镜溶,注定是个悲剧。
“娘娘说得对,教导我的嬷嬷也是这样的意思。其实,外界只知道陛下因先皇后离世而大恸,事实上其中的凶险远非外人所知。我的教导嬷嬷是宝溶居的老人,她在宝溶居中目睹了当年的情景。”
说到这里,景屏的眼神看向炉火,思绪飘向了远方。
“嬷嬷说,那个时候,陛下抱着先皇后的尸体,不吃不喝,也不睡觉。连皇后娘娘的兄长来唤他,陛下也只是不停地说‘我错了’,然后再也不肯开口。太后娘娘让人把刚出生的小皇子放在陛下身边,陛下也全无所觉,只是抱着皇后娘娘的尸体不撒手。一天如此,两天如此,一直到了第五天,陛下脸色越来越差,眼看着人就要不行了,还是赶回宫的太皇太后当机立断,让人打昏了陛下,这才将两人分开。”
“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先皇后被迅速葬入皇陵。醒来的陛下,固执地留在宝溶居,整天跟失了魂似的,睡在娘娘的床铺上,吃着娘娘喜欢的饭菜。只是,饭菜吃完了就吐,而睡觉……唉,醒着的陛下还好,只是发呆,可是睡着的陛下,时不时地就从梦中哭醒,然后大喊着皇后娘娘的名字,不是痛骂自己,就是……欧打自己!”
“所谓病了一个月,不过是折腾了自己一个月。后来,太皇太后让人将奏折搬到了宝溶居,每天让宫人先骂陛下是昏君,致使百姓受苦,然后再读哪些地方的百姓遭了灾,哪些地方的百姓被官员鱼肉……”
“嬷嬷说,陛下之所以撑了过来,是因为陛下是个好皇帝!”
景屏说完了这一句,现场一片安静。
“不久后,陛下开始上朝,先册封了太子,然后又不顾群臣反对,给没续齿的大皇子上了玉碟。再后来,随着宫里的女人越来越多,陛下似乎也忘记了当年的伤痛。可是,再也没有一个女人,能如当年的秦皇后那般,让陛下那般掏心掏肺,就是如今宠冠后宫的庄妃娘娘,也不过……“
景屏说到这里,回过神来,转而说道:”总之,陛下从那之后就不曾出席过除夕的宴会。久而久之,宫里的除夕宴也就不怎么办了……”
后面又说了什么,若凝没有入耳,她还在想之前景屏的话。
重生多年后,第一次在想到皇帝的时候,心里有些沉甸甸的……痛。
***
转眼间就转过了年头,就是上元宫宴。除夕宴不办,上元宴自然要大办。
更何况,这是新年的第一个宫宴。
今年的上元宫宴更是难得的喜庆,一来南云回归,二来宫里又添了一位皇子,皇后从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六宫尚局更是早早开始置备各种东西。
还有十天是九皇子的百日,由皇帝做主将百日提前了十日,借着过节大办一下。
去年的上元节,因为瑞亲王行刺的事情,宫里只是很低调地操办了一下。
今年瑞亲王的祸患已除,又是接连的喜庆,一时之间可以说是红红火火过上元。
一些准备宴会的东西不断地送进流霜阁。
不过毕竟是无宠之人,再加上位份不高,所以东西不是很多。听说那几位很是得宠的宫妃,东西是一样一样地挑,样样是精品。
若凝的东西竟然是苏尚宫亲自送来的,竟也是品质很好的东西。
比如说若凝手边的袍子,颜色淡雅,上面绣着翠竹,十分地有韵味。
景屏看了之后,一脸感激地向苏尚宫道谢,尤其感谢对方竟然亲自送过来,给足了流霜阁面子。
史明晓来看见了这衣服,羡慕无比。
同样无宠,她那里的东西显然差了很多。
若凝看她喜欢,待她走后就让嫣然把衣服送了过去,景屏颇有微词,但毕竟是若凝的意思,也不好说什么。
这件事情估计后来被苏尚宫知道了,因为她再也没有亲自给她送过东西。
当然,尚宫局送来流霜阁的东西,品质一直都是很好的。
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