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星悦一愣之下,立刻走出,躬身行礼。
“臣妾拜见两位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
西太后良久没有出声,大殿内落针可闻,终于在凤星悦双腿开始打颤的时候,她出言免礼。
“抬起头来!”
凤星悦抬起头,却不敢看向上座。
“嗯,果然极漂亮。哀家看你,极合眼缘。你每日晚膳过后,到长乐宫来,给哀家抄抄经书。”
“是,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
“这次进宫的,有四个人都是从京外过来的,对皇宫的规矩不熟悉。皇后,传哀家的旨意,新人的名字过十天再写到承恩簿上。这段时间,就再请嬷嬷教导一下众人的礼仪!”
“是!”皇后敛声领命。
这期间,无论是西太后,还是皇后,都没有问过东太后的意见。
而东太后一直面带微笑,对此司空见惯。
***
从长秋宫出来,又去未央宫,然后又是大礼参拜。
等到一切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巳时一刻,若凝除了双腿发麻、浑身酸痛之外,已经饿得饥肠辘辘。
刚从未央宫出来,史明晓就凑了过来。
“刚刚在太后宫中的时候,我都要吓死了。凝姐姐,你说太后娘娘让凤少使抄经书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不像喜欢呢。”
“自然是为了敲打她!你可以看做是婆婆给儿媳妇的下马威!这还没出头呢,就被敲打,这要是出了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嘶!果然很可怕!做皇帝的娘可真好!”
若凝:……
不错,思路转的极快!
“姐姐,我刚刚数了数,竟然有将近二十个人,而且人都不全。”
“后宫佳丽三千,这才二十个,不多。”
“这还不多?我爹就娶了一个小妾,娘亲都天天跟他吵架,这么多人要是吵起架来……”史明晓声音微高,想到那样的场面,她不禁打了个哆嗦。
“这不是你爹,是你丈夫!说话小声点。”若凝环顾了一下四周,这个明晓说话的时候也太不背人。
“这样的丈夫还不如不要。”史明晓小声地嘀咕了一句,若凝没听清楚,也没有细问。
“咕咕”若凝的肚子叫了起来,尴尬地赶紧将手摁到肚子上。
“哈哈,凝姐姐你肚子叫的好响啊!”史明晓没心没肺地喊了出来。
若凝原本就尴尬的很,现在又被史明晓说破,心下略感无奈:“明晓,你不饿吗?”
“先一会还饿的,不过,现在饿过头了。”
“凝姐姐,我去你那里吃午膳吧!”
“别,午膳就算了,穿着这么重的衣服又流了一身的汗,还是先回去换洗一下吧,而且穿成这样也不方便。晚上给太后和皇后请安之后,你再去我那里吃晚膳吧。”
若凝没说,自己还想睡个午觉,估计史明晓去了,她就睡不成了。
“成!”史明晓愉快地接受了若凝的建议。
***
晚膳后不久,景屏就来告知“未央宫的红纱笼灯已经卸下来了。”
大秦后宫宫制,每日天渐黑时,嫔妃所住地方的门前,都会挂起两只红纱灯笼。如果皇帝要临幸某女,则将该宫门上的灯笼卸下来,以此告知皇帝已选定寝宿的地方。
所以,卸下灯笼,是后宫嫔妃可以休息的信号。
虽然若凝的名字还没有上承恩簿,但是景屏还是按规矩报给了若凝。
“那就落栓吧!”
若凝放下手中的书就寝。
第二日,若凝又是早早地去皇后宫中,今日的主要任务是引见其他嫔妃。
昨日因为是正式觐见皇后,又是在拜谒了长秋宫之后,众人都很乏了,便没有向新人引见众嫔妃。
不过,今天贵妃仍然没有到,庄妃也请了“病假”,还有一位谢修仪也没来。
虽然有几人没到,但是,若凝终于能大多数人和名字对上号了。
“初来乍到”,若凝除了晨昏定省,几乎不出宫门。
大秦后宫的晨昏定省,都是去皇后和西太后那里。原本应该也去东太后宫里的,但是东太后因病免了一众小辈的请安。
皇后那里每日都去,早晚各一次,一般都是宫妃们唠唠嗑,所以在皇后宫里待的时间长些。
西太后那里,则是每月初一十五各一次,都是晨间去。
在长乐宫的话,时间短的情况下说不了几句话,时间长的情况会待一个多时辰。
视太后娘娘的心情而定。
不过,一般来讲,去皇后宫里时,大家都会比较轻松,聊天、吐槽、打嘴仗是大家最喜欢的娱乐运动。
在那里,若凝很快融入了皇宫这个大家庭!
自此,她便在后宫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