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若凝这一批新人,第一次去西太后的长乐宫请安。
若凝发现一个极为有意思的事,庄妃只有在给太后请安的时候才会出现。
她暗暗猜测,不会是,她也被太后整治过吧?
想到西太后的为人和宫中的传言,这还真的有可能。
长乐宫的占地面积极广,与东太后空旷肃冷的长秋宫不同,这里雕梁画栋,亭台林立,宫内的景致低调而奢华。
若凝站在下首几乎最末的位置,百无聊赖地听着皇后娘娘恭敬地回着太后的话。
两人说的都是宫里的吃穿用度问题。
今天的问话的时间略久了些,正想着,若凝听到身后传来轻快的脚步声,来人走到门口又停住了,接着便是脚步声远去。
似乎是走到了殿门口,才发现有这么多人,只好转身离去。
若凝微微偏了一下头,眼角扫过一片青色的裙角。
回去的路上,若凝问景屏:“刚刚太后宫里,出现的那个青衣女子是什么人?”
“是太后娘娘的侄孙女,名唤芷绵的姑娘。”
芷绵?俞芷绵啊!这个小姑娘她记得的,是国舅府那个浪荡嫡子俞世恒的女儿,今年应该……快十五岁了吧?
“俞小姐吗?怎么这么早就进宫了?”
“不是早进宫的,是住在太后娘娘宫里的。太后娘娘怜惜俞姑娘生母早逝,因此便叫进宫来做陪伴!”
若凝听了她的话,脚步一顿。
生母早逝?所以说,那个漂亮温婉的三表嫂……已经不在了吗?
国舅府俞府中,和皇帝平辈的表兄弟一共有三人,但是皇帝的大表兄和二表兄都是庶出,只有俞世恒是嫡出,而且俞老夫人在生了俞世恒后再也没了动静,因此,俞世恒被宠地无法无天。
俞世恒又称俞三,当然,这是个很不客气的称呼。之所以说他是浪荡子,是因为他十分好色。
他从小就定了一门亲事,并不是后来的三表嫂……俞三夫人。
当年随着皇帝登基,作为舅家的俞府水涨船高,俞三对原本早就定下的婚事愈加不满,于是找机会退了亲。而当时待嫁的俞三夫人是京里首屈一指的佳人。
俞三无意间见过之后,闹着非她不娶,私下里更是不择手段地纠缠。可是俞三夫人的父母嫌弃俞三品行不端,一直拒绝,一直到后来……俞三夫人声名狼藉,最终,还是嫁进了俞府。
可是费了如此多手段得到的妻子,俞三只是稀罕了七天。
之所以是七天,而且若凝还知道的如此清楚,是因为第八天的时候,他在花楼和妓子玩双飞时,被另一男子当场捉奸在床,据说现场不堪入目。
此后,俞三更是敞开了玩。
俞三夫人向婆母诉苦,婆母心疼儿子,只是安抚她几句。后来俞三夫人告到了太后面前,反而得到了斥责。
这种情况一直到自己入主中宫,俞三被自己敲打了几次之后,才有所收敛。
所以,后来自己无意间获悉太后对自己出手的事情,一直觉得,自己得罪了俞家就是导火索。
想到过往,若凝思绪纷飞。
***
入宫二十天,整个后宫的人都在观望,哪个新人能拔得头筹。
长眼睛的人,都看好凤星悦,若凝也是如此。
凤星悦在西太后宫中已经抄了十天经书,从刚开始的忐忑,到后来的自如。
若凝私下里和嫣然讨论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西太后敲打是真,但同时也在押宝。
因为太后娘娘专门派了嬷嬷去凤星悦宫中教导礼仪,据说还指点了她住处的布置。
众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在教她怎么讨皇帝欢心。
所以,当听到景屏说“栖云轩的红纱灯笼已经卸下来了”的时候,若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竟然不是凤星悦,而是王玓?难道是因为王家之前的造势?
若凝直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过,内里详情到底是什么,她实在无从得知。
翌日,吃完午膳,史明晓气呼呼地从外面走进来。
若凝:“这么大火气,怎么了?没见到王长使?”
王玓今天上午已经晋为长使,旨意已晓谕后宫。
早上请安的时候,王玓的贴身女官乐菱前来告病,说是王长使身体不适,特来告假。从未央宫出来,史明晓就说要去看望王长使。
所以若凝才有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