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凝离开之前,一些交好的小姐妹都来向自己告别,连宫里的皇后堂姐都送来了东西。
只是没有想到,连莫尧臣都借着看病的由头来了。
莫尧臣一踏进院子,若凝就被他迷了双眼。即使身着粗布麻衣,仍然难掩全身的气质风华。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可惜,这样的翩翩公子,双眸却是没有任何光彩。
初次见莫尧臣时,若凝三岁,他十二岁。
那个时候,若凝刚刚来到这个地方,还在懵圈当中,当时的莫尧臣跟着无相大师来到兰府,看到若凝盯着他看,一脸惊喜地望拉着她的手说:“你还记得我?”
结果他的师父无相大师,在他身后拍了拍他的头:“臭小子,你上次见兰小姐的时候,她才刚出生,怎么可能记得你?”
想到这,若凝不禁笑了起来。
若凝刚出生的时候,身体极差,父亲和母亲愁得不得了,就请了无相大师来给若凝看病,也就是那时候莫尧臣认识了还在襁褓中的若凝,真正的若凝。
真若凝的身体很不好,大多数时候都在昏睡,看了很多大夫,吃了很多药,最终也没能熬过三岁那年的严冬。
然后,若凝便来了!
十岁那年,一直跟着无相大师在外义诊的莫尧臣,终于因为家族病发作不得不停下了奔波的脚步。
他失明了!
后来,若凝和莫尧臣接触的多了,才知道他之所以学医,就是为了治好自己早漏端倪的病症,可终究事与愿违。
莫尧臣游历回来后,就接手了她的身体调理,当然,也接手了她的医理学习。
也是从那开始,若凝有了看不完的医书和听不完的趣闻。
如往常一般,莫尧臣把完脉,嘱咐若凝按时休息,不得劳累、不得受凉。
只是今天他说完了话,却沉默了下来。若凝觉得气氛有些压抑,便率先打破了沉寂。
“莫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四月初的时候,我去相因寺,你还没有回来!”
“就是前几天,之前应该早点回来的,只是没想到路上遇到点事,耽搁了!之前给你准备了生辰礼,待会我会让小烈拿给嫣然。”
“正好,莫大哥来了,之前借的医书就不用让我再跑一趟了。”说着,若凝就示意嫣然把之前的医书拿过来。
嫣然捧着两本书走到莫尧臣身边,递给了莫尧臣一本,另一本递给了旁边的小烈,莫尧臣的小厮。
莫尧臣摸了一下书,还是和以前一样,借出去一本,还回来两本。
因为他不方便“看”书,若凝总是将医书抄写在绢帛之上,然后让嫣然再用银线密密缝制一遍。到现在为止,莫尧臣手中已经有几十本这样的医书了。
“嫣然的女红更好了,这字摸起来也舒服。”莫尧臣说着就将书递给了小烈。
“就只有女红好了,字迹就没有变好吗?”若凝对他的说法略有不满。
话到这里,若凝和莫尧臣都笑了出来。
“阿凝,你可是自愿的?”莫尧臣突然问。
正面对上莫尧臣的双目,如果不是他的眼睛毫无聚焦,若凝几乎以为他还和常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