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源起朔方兰詹,过灵修山西北余脉,横跨西酆,从西南入海。其周里云雨布施,都由西别海巡核。东、西两海素来有些嫌隙,也不甚往来,李镜旧时免与张苍的人碰面,甚少来这一带。
这淮水除了灵修山外,还途径一处大山余脉。那山脉虽位于北地,却唤做南山。东唐君此行不曾到淮水龙宫,却领着李镜到了南山一处深林里头。
二人见到石林溪道,便住了云头下地,逆着溪流方向往林中徒步而走。
李镜大惑不解,问道:“你说要见淮水龙王,龙宫不是在大川下游么?”
东唐君且行且答道:“是,但我要见的不是如今的淮水龙王秦盛,是他父亲秦恕。”
李镜忽然记起来:东唐君在淮水长大,自幼便托养在老龙王秦恕身边。李镜听过外头一些谣言,说东唐君是天帝与鲤精之子,生来有半身仙骨,但因天后心有芥蒂,不肯收在上霄,也未授仙箓,只将其下放到淮水养着。幸得淮水老龙王照拂,待他亲如己出,又将都江下游的东唐湖指给他做掌守,他在周里施好应求有千余年,立有功德声名,才得天帝敕封了如今的东唐神君。
李镜对东唐君自小爱念甚重,只认定他有千万般好,对这些澜语流言从未深究。加之东唐君从不说自己身世旧事,李镜知是禁地,也半句不曾多问,只知一些,不知一些。
二人行了有两里的路,不知到得哪处,隐约有瀑响入耳,既似狂雨穿林打叶,又如平川万马奔腾,只闻其声也知气势非凡。东唐君脚步不停,循声拨叶往前,李镜跟上去问:“这是南山的甚么地方?”
东唐君回头挽了他一把,说道:“不远处的山瀑下,有个百丈深潭,唤做集月潭。淮水老龙王百年前就潜居在那里。”
又行半里,果见黑石崖山上有落水瀑布,仿佛白练高悬,撼声似滚雷,叠浪如堆雪,四下里珠粉飞扬。远远看着,雾濛濛的一片,被日光一照,华彩顿生,仿佛星河倒灌了一般。
二人到了集月潭前辟水而入,见潭底一座潜水石宫嵌在崖壁之内。门是云岩刻造,两边各立了一个镇潭门兽,东唐君唤了一声,有两小童出来相迎,将二人接了进去。
一进潭洞,就见偌大一个地宫,四壁垂挂水帘,穹顶嵌着夜火明珠,两个小童走在前面秉烛引路。穿过地宫,豁然见一地下河,沿河建有迂回曲折的畔水回廊,云母铺地,雕石砌栏。四人一路往里,走到个客堂前方才停下。
小童把火烛放到门壁旁一个石兽口中含着,低头与东唐君道:“老龙王等候多时了,神君请罢。”
李镜不知此行是好是歹,心中惴惴,不禁朝东唐君一望。怎料东唐君也正看着他,二人四目相顾,心中各有动容,却又难以言表。东唐君慢慢贴近来,将李镜的手牵住,极平静地道一句:“来罢。”推门而进。
这石堂之内,四壁空立,只面门处有一座八折镂雕木屏风。屏前陈椅旧几,陶瓶素花,摆置得十分简朴清雅,屋顶四角各悬着一角兽木棱,每个棱上却都燃着一塔上品天骨香。
二人转至屏后,就见堂中坐了位白发苍髯的耄耋老翁,双目微闭,似不能视物,却是容色肃正,姿态雄武,身上仅着一件暗青布长衫,却如洪钟镇宝楼,有八面威仪。他听见动响,便笑了一声,这一笑如潜龙低吟,入耳回响,跟着便问:“是阿潭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