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养马城后,秦良玉明显感觉城内气氛与她离开时的不同。
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甚至连城墙、街道都干净了许多。
除了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血腥味,宛如一座新城。
秦良玉正四处打量着,秦邦屏从远处大步走来,还未说话,秦良玉便问:
“如何?”
秦邦屏知道她问的是战况,便道:
“昨日刘总兵亲率大军接连拿下海崖、海门两关,刚刚又传来马总兵攻下海云关的喜讯,我们距离海龙囤又近了几步。”
“可也不至于如此......”秦良玉看到几个士兵竟拿着扫帚在扫街,皱眉道。
“李总督率兵亲自从重庆过来,不日便会到达。”秦邦屏顺着秦良玉的目光望去,了然道。
“这是马孔英安排的?”秦良玉又看到几个白杆军的身影,“让你负责?”
秦邦屏点点头,道:
“马总兵出发前让我负责督工,把养马城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其他几路总兵这几日可能也会陆续过来。”
“阿民呢?怎么不见他?”秦良玉问。
每回她回来时,秦民屏都会第一个过来迎接她,今日竟不见人影。
“土司和阿民率领五百白杆军与马总兵同去海云关,现在估计已在赶回的路上。”秦邦屏道。
秦良玉顿了顿,没再说话。
这次带来的五千五百名白杆军,不知能有几人回。
七日后,三渡关传来大捷。
总兵陈璘、李应祥、副总兵陈良玭率领白泥、龙泉、乌江三路军,同日抵达养马城外。
马孔英、刘挺、曹希彬亲自去城外迎接众人。
吴广和童元镇听闻,也从江水口赶到养马城。
八路军马终于在养马城汇合。
次日,李化龙率军抵达养马城。
众人共商攻打海龙囤之事。
此前,马孔英和刘挺已攻破五关。
只剩下龙爪、凤凰嘴、土城和月城,便可直逼海龙囤下。
刘挺自请攻打土城。
吴广自请攻打凤凰嘴。
马孔英不甘落后,也走至帐中央,自请攻打月城。
只剩下一个龙爪,帐中其他的五路总兵面面相觑,都向前迈出了半步,却又止住。
李化龙望着众人,欣慰地笑了笑,道:
“众将如此,难怪一路势如破竹,恰好剩下四城,两路军攻一城,于海龙囤外汇合。”
“领命。”众人齐声应道。
南川、綦江两路攻打土城。
合江、永宁路军则攻打凤凰嘴。
乌江、沙溪路军攻打月城。
兴隆和湖广偏桥则攻打龙爪。
军令一出,各路总兵各自回去点兵出发。
一月后,四城皆破,众军共集海龙囤外。
尚不及庆祝,前方却传来总督李化龙丧父的消息。
此事一出,别说是庆祝,全军哀默。
李化龙徒跣墨縗,毫不耽搁,仍旧指挥攻囤。
海龙囤被杨应龙倚为天险,即便囤前九关皆破,攻入城内也不易,尤其囤前极险,各路兵马接连败回后,皆盯着囤后。
马孔英想起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军,主动请缨,带兵从囤前攻进[1]。
李化龙不禁对马孔英又高看了几分。
南川路军一路攻进,势如破竹,本就领先其他几路军马。
较难攻的桑木关、娄山关,也全被他拿下。
之前因为时间紧迫,他尚未来得及与他单独谈过。
只听闻他军中有支白杆军,让敌军闻了丢盔弃甲,也不知是真是假。
李化龙站在帐台前,目光越过众人,落在站在角落里的秦良玉身上。
一身银色盔甲,身形挺拔,气势不凡。
虽是女子身,却比旁边的将士高出不少。
或许,传言不虚。
李化龙应允。
刘挺也自请协助马孔英,从囤前攻入。
其他六路则轮番进攻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