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川看完举报信,红着眼睛对调查组说道:“江明桢,根本不是我们音乐学院的学生,更不是我的学生,我们不存在任何师生关系,哪里来的师生恋?”
调查组看他快要哭出来,以为他是害怕了,怕因此丢了工作,于是缓和了语气答道:“我们当然知道,你们非同校,金陵学院也和我们没有关系,你们不属于师生关系,也没有任何教与学的关系,谈不上师生恋。但是江明桢实名举报,我们就得按照程序调查,事实结果,我们也会告知举报人。”
“还有,我补充一点。林老师,为了调查程序的透明化,即使你和江明桢不存在任何师生关系,也请你写一篇检查,在教职工大会上念一下。主要交代一下你和江明桢是怎么认识的,恋爱的过程,是否存在玩弄的情形。”调查组的一名女老师说道。
林尚川很气愤,这是他的私事。凭什么要在教职工大会上念给所有人听!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他刚才的解释,并不是害怕明桢的举报,对他的事业造成什么影响。他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想维护他和明桢的爱情,不想被污名化。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他是个对自身道德要求极高的人,追求完美的人格修养。现在要他在全校教职工面前念检查,交代个人私事,他何时受过这样的侮辱!
林尚川目光如炬,声音洪亮,对着调查组说道:“领导,你们也不用调查我了,检查我更不会写。我要告诉你们,我爱江明桢。”
他停顿了一下,追问自己的内心。答案是,即使他知道了这一切都是明桢所为,他还是想告诉所有人。
“我爱她。”他又重复了一遍,继续说道:
“我们和别人唯一不同的是,她今年大三,还没有大学毕业,而我比她先毕业了八年,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如果仅仅是因为我教师的身份,才导致了你们口中所谓的“师生恋”。为了她,我宁愿不要这个身份。领导,我现在就提出辞职,我会尽快办完辞职手续的,就这样。”
林尚川说完,放下举报信,离开了会议室。
恶意举报是一副毒药,它可以恶意诬告,恶意构陷。但明桢坚信,这剧毒只会毒害别人,而不会反噬自己。
金陵学院里关于她的谣言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并且,那黄色的谣言已经传出了校园,社会上有人找到她,让她去陪酒陪睡,一次100元。
她根本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她现在唯一觉得安慰的,就是那封举报信。她从没有考虑过,她的实名举报会给林尚川带来什么后果。她只知道,必须有人为她遭受的这一切付出代价。
她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采访节目,一个女作家,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男人,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的恋爱是犯纪律的,被人发现以后,那个男人为了保全自己,就向组织举报了这个女作家,并将她写给他的情书全部交给了组织并公布于众。
结果这个女作家被组织处分了,远走他乡,那个男人却平步青云。
女作家在采访中说,被人举报这件事,让她在以后的几十年人生岁月里,一直无法释怀。她年轻时最真挚的心,就被人这样残忍地撕碎了。她害怕人性中的残酷、狭隘、虚荣、报复和自私,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终生未嫁。
明桢当时看到这段采访的时候,只是为这个女作家感到不值。但她也由此知道了,举报这种行为,可以让人痛苦几十年。
所以,当她决定要报复的时候,举报就是最好的选择。它卑鄙、无耻、性质恶劣,也最伤人。
她编造内容,恶意构陷,说林尚川贪污受贿。她明知道她和林尚川不是师生关系,但她知道,要中伤一个老师,诬陷他搞“师生恋”,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的方法。
可是,举报信发出去以后,她并没有“报复”的快感,她还是照样手机关机,不想让任何人找到她,不敢见人。她不在乎音乐学院的处理结果,也没有考虑过,如果林尚川知道了是她写的举报信,他会怎么样?失去理智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什么事。
她都忘了,她是爱林尚川的,是可以为他付出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