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白第一日上朝前的那个夜晚,月光如水,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屋内,仿佛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银纱。
沈瑜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望着天花板,思绪如麻,心中的忐忑与不安如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
明日,她就要踏入那深似海的朝堂,面对众多朝廷官员,还有那高高在上的皇帝白玉珠。
她深知,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之路。
每一个决定,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命运,甚至是身边人的安危。
她想到自己曾经落魄时的艰难,又想到如今突然恢复身份,还被委以官职,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让她感到无所适从。
苏满梨和宫中特意派来的嬷嬷们在一旁的房间里轻声交谈,学习如何为沈瑜白穿戴官服。
偶尔传来几句讨论声。
“这腰带应该这样系……”
“这帽子的角度要正……”
沈瑜白听着这些声音,心中却无法平静。
她起身,走到窗边,伸着手轻轻触摸着窗棂,目光灼灼地看着门外那一片黑暗。
黑暗中,影影绰绰的树影在微风中摇曳,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和未知。
她站在门内,一只脚抬起,却迟迟没有落下。
往前一步,便是那水深火热的朝堂,充满了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往后一步,等待她的可能就是杀身之祸,辜负皇帝的信任,也再无机会改变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心跳却依旧急促。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悄然来临。
沈瑜白在苏满梨和嬷嬷们的帮助下,穿上了那身象征着官职的朝服。
衣服上的刺绣精致而华丽,可穿在身上却让她感到无比沉重。
她走出房门,坐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声音。
沈瑜白透过车窗,看着沿途的景色。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们或是忙碌地赶路,或是在街边摆摊叫卖,一片热闹景象。
可她却无心欣赏,心中满是即将面对朝堂的紧张和不安。
随着皇宫越来越近,她的心跳也越来越快。
终于,马车停在了皇宫的大门前。
沈瑜白下了车,抬头望着那巍峨的宫殿,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她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皇宫。
大殿之上,白玉珠端坐凤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君临天下的气势磅礴。阳光透过大殿的窗户,洒在她身上,更增添了几分威严。
沈瑜白站在人群之中,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
一本本参本递上,身边的大臣接踵站出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臣礼部赵文启奏,近日京城举办的诗会,颇受百姓喜爱,望陛下能多多支持此类文化活动……”
“臣户部孙明礼奏报,今年税收情况良好,各州县均按时上缴赋税……”
沈瑜白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在暗自思量。
这些大臣所说的,看似都是关乎民生和朝廷的大事,可细细想来,却又好像没有什么实质内容。
沈瑜白的官职位居三品,在人群的中间位置。
她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大臣,他们的表情、语气、动作,试图从这些细微之处找出一些线索。
她心中暗自想着:“这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每个人都在说着场面话,可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每一位站出来的人都会报出自己的官职与名字,然后才开始说自己政见。
“臣工部李红,臣以为,京城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应当拨款修缮,以保百姓不受水患之苦……”
“臣吏部周正帼,近日听闻有官员贪污受贿之事,望陛下能严查,以正朝纲……”
沈瑜白一一记在心中,开始盘算。
渐渐地,她似乎察觉出了一些人似乎在用模棱两可的话描述同一种观点。
“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臣也觉得,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
沈瑜白微微皱起眉头,心中疑惑:“这些人说的话看似有理,可却没有明确的态度和解决办法。他们到底是真的意见一致,还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她悄悄抬起头,观察着周围大臣的表情,只见有些人微微点头,有些人则面无表情,可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默契。
突然!她似乎明白了。
她抬头望向高台,果然,白玉珠正在看她。
原来…这是在让她看清局势。
白玉珠身为皇帝,臣子的心思早已知晓,她不语,确是让沈瑜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