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商贾交流大会上,众人的目光还停留在沈瑜白与杨雨漫剑拔弩张的对视上,礼部尚书秦慕瑶便适时地开口,宣布大会的第一部分——展示货物环节正式开始。
此时,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率先站了出来,她身着色彩斑斓的长袍,头戴一顶精致的皮帽,满脸笑容。
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原话说道:“各位贵客,我乃大月氏国商人阿米尔,此次带来的,是我们大月氏国最上等的和田玉,瞧这色泽,温润细腻,如羊脂般纯净。还有这昆仑雪狐皮,取自雪山上最矫健的雪狐,皮毛柔软光滑,保暖性极佳,世间罕有呐!”
她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展示出那些精美的货物,引得周围众人发出阵阵惊叹,纷纷围拢过去仔细观赏。
紧接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北方女商人走上前来,她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俺是匈奴部落的□□,俺们带来的可是草原上的宝贝,这海东青的羽毛,可是俺们历经千辛万苦从最勇猛的海东青身上收集而来,坚韧且珍贵,还有这黑貂皮,那可是在极寒之地才能寻到的,做成皮袄,冬日里再冷也不怕!”
众人的目光被他展示的货物吸引,交头接耳,对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宝贝议论纷纷。
就在大家对这些外邦货物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杨雨漫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容,缓缓站起身来。
她轻轻拍了拍手,两名侍从抬着一个精美的檀木箱子走上前来。
杨雨漫优雅地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刺绣作品,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便是我杨家引以为傲的‘天绣神针’之术所绣制的作品。”
杨雨漫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骄傲:“此工艺需用最细的丝线,在薄如蝉翼的丝绸上,以极精妙的针法绣制,每一针都需恰到好处,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而且,这丝线乃是用特殊手法染制,色彩鲜艳且永不褪色,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技艺精湛的绣娘耗费数年心血方能完成,堪称千金难求。”
众人纷纷发出惊叹,眼睛瞪得大大的,仔细端详着那幅刺绣。
只见绣面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能从丝绸上飞出来、游起来。每一片花瓣、每一根羽毛都绣得细腻入微,色彩过渡自然流畅,针法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杨雨漫十分享受这种被人敬仰的感觉,她微微仰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
看向沈瑜白,挑衅道:“沈瑜白,你不会以为,凭借你那琉璃工艺,可以打败我杨家的独门绝技吧。”
沈瑜白神色平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并不作答。
她只是轻轻挥了挥手,命人推出了两个箱子。
第一个箱子被缓缓打开,里面露出了几件精美的瓷器。
沈瑜白走上前,轻轻拿起其中一件花瓶,说道:“各位,这并非普通瓷器,乃是汝瓷,说起这汝瓷,在我看来,它可是瓷器中的珍品。”
古人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说的便是汝瓷那独特的天青色。
这汝瓷,始于北宋,乃是当时宫廷御用瓷器,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烧制难度极高,成品率极低,故而传世稀少。
今日,沈瑜白带来几件自己烧制的汝瓷,一件花瓶,一套茶具。
此时,天空中细密的雨丝仍在纷纷扬扬地飘落,烟雨蒙蒙的氛围与汝瓷的天青色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沈瑜白手持花瓶,身姿挺拔,仿若与这充满诗意的江南雨景、温润典雅的汝瓷融为一体。
她的眼神中透着对这瓷器的喜爱与自豪,继续说道:“在这烟雨时节,用这汝瓷茶具泡上一壶香茗,岂不妙哉。”
说着,她轻轻放下花瓶,又拿起茶具,展示给众人看。
那茶具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天青色的釉面在细雨的润泽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韵味。
众人被沈瑜白的介绍和眼前的汝瓷所吸引,纷纷露出赞叹之色。
有的忍不住伸出手,轻轻触摸那细腻的瓷器表面,感受着它的温润质感;有的则低声交流着,对这来自北宋的瓷器工艺表示钦佩。
接着,沈瑜白命人打开了第二个箱子,里面是一个古朴的陶制酒瓶。
她轻轻拿起酒瓶,说道:“这第二件,是一瓶美酒,名为忘忧。”
说着,她缓缓打开瓶盖。刹那间,一股醇厚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与这清新的雨气相互交融。
那酒香浓郁而不刺鼻,带着一丝淡淡的果香和花香,仿佛蕴含着世间所有的美好。
众人纷纷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有一外邦女子,生得面容姣好,一双眼眸中透着灵动与活泼,她本就嗜酒如命,此刻闻到这诱人的酒香,再也按捺不住。
情不自禁地走上前,用不太标准的中原话说道:“这位姑娘,我……我实在是忍不住,能否让我品尝一口这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