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保护我方男主光环 > 第36章 扫墓

第36章 扫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晏山青醒来,系统已经消失不见,想着它经常突然消失的习惯,晏山青也没多想。

大概是任务正在稳步推进,系统的工作也越来越多了。

秦颂荞起得很早,等晏山青洗漱结束,早餐正好摆在桌上。

她拿起一个包子递过去:“你快尝尝,这家早餐铺的早点都是老板亲自做的,可好吃了。”

“而且她家在这里做了十几年了,来吃的都是回头客,以前早上上学起来晚了我都是顺路在那里买早饭。”

晏山青眼睛一亮,包子的味道确实不错,皮薄馅大,能吃的出来肉馅都是新鲜的。

“好吃!”

“是吧,虽然我的厨艺不怎么样,但是品味还是可以的。”秦颂荞笑着说。

“这个也尝尝,蒸饺也好吃的。”

只一顿早餐,晏山青被她投喂的半躺在椅子上轻轻的揉着肚子。

心里想着今天的运动量恐怕又要增加了。

想要保持好的身材,果然不能闭嘴就只能迈腿。

秦颂荞别的没什么爱好,偏偏对投喂“动物”方面情有独钟。

在金水湾还好,有个豆豆帮忙转移火力,还不算明显,现在只有一个晏山青,又不用想工作方面的事情,闲起来便开始“重拾旧业”。

早餐过后有别的安排,秦颂荞准备先去看看外公外婆和小枣。

近几年随着移风易俗的开展,小城的墓园也逐渐改变以往的形式,那些烧纸钱鞭炮的习俗改成了花束。

但是明天就是除夕,街上的花店基本上都关门了。

晏山青跑了好几家店才买好两束,一束是外婆喜欢的百合,另一束是外公喜欢的蓬莱松。

虽然时间很急,但是花束包装的精致好看。

秦颂荞也在用心准备东西。

外公外婆还在时最喜欢的就是新鲜的水果,草莓和葡萄尤甚。

小枣也没有落下,虽然这个时节不是红枣生长的季节,但是水灵灵的冬枣却不少。

每一个都是她挑好装好,绝不会有一颗损坏。

墓园离她家不远也不算近,毕竟是在郊外,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好在他们回来之前就租好了车子,正好方便。

路上,秦颂荞看着车窗外迅速掠去的风景,恍然发觉距离上一次看望外公外婆已经是几年前了。

上学时妈妈总说她要以学业为主,来回折腾不仅浪费时间精力,外公外婆肯定也不希望她在这么关键的阶段分心。

后来工作了,反而没有空闲的时候。

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只有心里的那一点点念想还勉强连接着活着的人和逝去的人。

看守墓园的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先生,偌大的墓园萧瑟凄凉,园里的杂草却打理的井井有条。

老先生扶了扶眼镜看向两人,问道:“你们是生面孔啊,第一次来?”

这里是旧墓园,葬在这里的人大多还是几年前安葬的,现在城东建了新墓园,来这的人便少了。

他守了这么久,经常来访的人长什么样几乎都要记住了。

秦颂荞摇头:“不是,不过也很久没来了,我记得以前来的时候还不是您在这,是个奶奶。”

老先生笑了一声,脸上浮上几分怀念的神色:“她啊,是我太太。”

他指了指里面,说:“她也住在里面,以前是她守着别人,现在是我守着她。”

秦颂荞和晏山青顺着方向看去,离门口最近的一座墓上贴着一个银发老人的照片,距离有些远了,看的不太真切。

可这些距离不仅仅是几十米,更是生与死。

但是老先生并不悲伤,他嘴里念叨着:“挺好挺好。”

“你们在这里登记一下就能进去了,记得不要烧纸钱。”

叮嘱完,他将纸质登记表放到桌子上。

秦颂荞拿起笔写下外公外婆的墓。

翻页时,她的手指却顿了一下。

晏山青问:“有哪里不对吗?”

老先生注意到那一页上面的名字,解释道:“哎,你们去看的都是同两个人啊,我记得她,一年来好几次呢,每次来还不忘给我这个老头子送点吃的。”

纸上的“池仪书”三个字她太熟悉,字迹清晰工整,她甚至能想象出来池女士写字时认真的样子。

然而,让她愣住的不是妈妈的名字,而是旁边的两个小字“荞荞”。

“……我能看看以前的记录吗?”

这不是什么机密信息,老先生挥挥手同意了。

秦颂荞翻了几页,最近的一次就是两个月之前,最远的约莫是前年了。

“这登记本用的不多,只能找到近两年的记录,再往前就要找其他的了,你还需要吗?”

她沉默一会,说:“不用了,谢谢。”

老先生见她复杂的脸色多少能猜出来眼前人和本子上那人的关系,他说:“丫头,你们是母女吧,长得还挺像的。”

“嗯。”

“自从我接替我家老婆子的岗位之后,我见她都不下十次了,一呆就是大半天,刚开始我还以为她在里面想不开呢,我还去看了好几次,后来就习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