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困帝台 > 第90章 得苦

第90章 得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晏泠音心中忽动,听得耳畔竹声大作。净堂外遍植青竹,方才观寂容煮茶、与之一问一答时,她无意间忽视了那不祥的萧萧之声,至此方觉冷汗已出。她握紧茶盏,一时没有应答。静默间,净堂的门扇被人敲响,小沙弥的声音响在门外:“师叔,师伯请你过去一趟。”

寂容闻言,欠身朝她告了罪,便丢下还滚热的半壶茶水,跟着小沙弥走了。

晏泠音闭了闭眼,在愈发清晰的竹声里坐立难安。寂容请她来,是要“明目清心”的,可她胸中皆是俗障,缠搅一处,要如何明,又如何清?

在她意识到前,她已起了身,毫无目的地在净堂内转了起来。

寂容显然是爱洁之人,各处都打扫得一尘不染。茶具、笔墨、书卷都码放得整整齐齐,以备取用方便……书卷?

晏泠音在那只歪歪斜斜的书架前停了步,疑心忽起:寂容一个盲僧,净堂里为何会摆着书卷?

她明知不该,却还是忍不住好奇,抬手抽出一卷,就那样站着翻看起来。

一本平平无奇的佛经,纸页粗糙,墨迹歪斜,应是民间书坊的自印品。晏泠音看书很挑,这是在秘书阁待久后养出来的坏脾气,见不得这种“不敬字纸”的东西。她草草翻过一遍,刚要把它放回架上,忽又瞥见页脚有行小字,潦草地写着“出苦方有死”。

书者当是心中郁结已极,让晏泠音在五个墨字中看出了不尽哀感。许是方才和寂容你苦我苦地论了半日,本就有惑未解,此时竟觉胸中激荡,眼眶一热。她下意识又翻过一页,见在下页的同一位置处也落了几个小字,只是笔迹已改,应是换了个人,“得苦方得生”。

这两人遥相唱和,连起来读倒颇有意趣,可晏泠音的手颤了起来。佛经从她指间滑落,砸在地上发出啪的声响。她倒退半步,垂下眼,死死盯着面前的经卷。

在认字这件事上,她的记性一向很好,凭字辨人、因人识字,都从未出过差错。这也是为何她一见灵征志,立刻便认出了那是晏瞻亲笔。

写“出苦”的那种字她并不认得,可那句“得苦方得生”,用的分明是她晏泠音的字!

晏泠音身上冷汗未消,就又覆了层新的。她能肯定自己从没读过佛经,更不可能在上面与人谈禅,总不会有人特意仿了她的字?可晏泠音有自知之明,她的字虽师从温敏,又经杜慎指点,但还上不得台面,离自成一家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本不值得旁人仿学。

何况那半通不通的一句偈语,确然是她的风格,读来又是熟悉又是诡异,就像正盯着镜中人看时,却见那人忽地弯起唇角,冲她笑了一下。

晏泠音深吸了好几口气,终于压住心绪,将佛经捡了起来。她正想再翻看一遍找找线索,净堂外忽然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这一受惊,她迅速将书放回架上,转身走回桌前。

进来的是皓如殿的宫女,晏泠音记得那张脸,数月之前,就是她替狼狈的惠和公主挽了发。宫女匆匆行过礼:“殿下怎一个人跑这儿来了,叫奴婢好找。娘娘要我问殿下一句,法事快开始了,殿下要不要和娘娘一道过去,也算一桩功德。”

金铭寺古旧却不破败,就是因着京中善男信女常来常往,其中不乏出手阔绰的豪奢之家。晏泠音不知安贵妃想求什么,但这一场法事定然耗资颇巨,她既没捐半文钱,又有些不合时宜地心疼旁人的银子,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过去。

原来寂容被叫走是为了这事。

晏泠音摇了摇头,温和道:“我有点乏了,就想在此处坐坐,静静心。你们且去忙,不必留人跟着我。”

那宫女原也急着去看热闹,闻言哎了一声:“奴婢这便去回禀娘娘,殿下若有吩咐,喊个人到前面传话便是。”

晏泠音含笑点头,等到宫女的脚步声远去了,她才撤了笑,缓步出门。法事既要开场,她同傅声约定的时辰便也快到了。

她微仰了头,唤道:“魏大哥。”

一道黑影利落地从屋上滚下,未及落地便将晏泠音卷起,转瞬消失无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