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虞兮落袈裟 > 第23章 破釜沉舟

第23章 破釜沉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论青云直上也好,或举步维艰也罢,只要带上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奔赴山海,哪怕沙场也可以纵意芳华。天地间不过一大舞台,让胆大包天的人恣意妄为,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作为以勇气主导的巨鹿之战,虽不拖泥带水,但其中不乏赌博成分。金戈铁马踏遍秦川二百里,起初各路诸侯依旧心怀鬼胎,枪打出头鸟,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哪怕蟹黄肥美,也不足以引导用性命去追逐大朵快颐。还有六国部队自被大秦逐个灭了后,本来就是兵败如山倒,而今虽举起反秦大旗,可士气依然低迷,且因联谊作战,状态松松散散。毕竟不是同一个战壕中的联合国,指望别人冲锋陷阵,自己守株待兔坐享其成,那是最让人舒适不过的臆想。于是个个你指望我我指望你,站在彼岸看烟火璀璨,至少眼睛一时称快。但这群人之中,作为还有一丝贵族精神的担当者——楚霸王绝不允许偷奸耍滑,骑在乌骓马上高处横扫,见没有人敢首当其中,大队人马竟然畏缩在对岸止步不前,俾睨群雄不觉怒火中烧:“一群无用之徒,嘴上大言不惭嚷嚷着复国大计,小小一个秦川居然吓得你们缩头缩脑?有何脸面立足天地间?来人烧掉多余的粮草,所有船只全部砍掉,要么死要么一往冲,想退缩的,先过了我这一关再说!”说完晃了晃手中天龙破城戟(也有说霸王刀)这时还是他得力干将的黥布大喊:“冲啊……”第一个过河的居然是这个面目狰狞的人,项羽看到不觉大喜。只是后来这个为他一马当先的人,最终成为插刀教里最狠的背刺者。因为第一个冲在前头他被封为“九江王”,项羽是极少封王,就连亚父范增都没有在受封行列,因为他封王是目标,不像刘邦封王只是笼络人心的目地。

他派去英布和蒲将军率领两万人渡河,很快切断秦军的粮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割王离和章邯的军队力量。后来自己率领主力渡漳水后,下令凿沉所有船只、烧掉帐篷,打碎锅碗瓢盆等用……并下令士兵每人只带三天口粮,以示与老秦加决一死战的决心。敢逆天而行的人,必有叛逆的资本,破釜沉回头之舟,彻底斩断回头路。孤独一掷就要做好满盘皆输的准备,这在一般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恰是他兵出险招。锋芒毕露间,气冲霄汉壮志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马当先。盛气凌人之势,最为此举必得的条件,使得一盘散沙一样的诸侯们最终凝聚成一股麻绳。后来楚军到达巨鹿后,包围王离部队,经过九次交战后,取得胜利,迫使章邯部队向后退。此时诸侯援军也进攻秦军,杀死苏角,捕获王离等……而涉间因不甘投降自杀,主帅章邯逃跑。一剑封喉百万师,两袖杀气只击敌营,宏图霸业谈笑声;手握剑柄豪迈冲;昏天暗地杀气中。很快尸首遍野,薄暮剑照霜,六界死寂;八荒当泣;踏碎不归之地,绝无生机再喘息。(这是战争的残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除了你死我亡流血牺牲,便再无中间取舍。所以历史上许多功臣即使赢得战争,心情是无比沉重的,看着敌方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但凡有点良知的人,也不会让人喜形于色吧。掠去大部分的鲜活年轻生命,装饰一部分人的项上蓝翎或头上鸡毛,这也是许多战将不得善终的原因吧。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恰恰因杀戮太重,违反天理而遭受天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任何人都要为自己行为买单的。)所以楚霸王也应了那句话:慧极必伤,过刚易折。

在战争学院,他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因为作为一个南方人居然能够改造骑兵,为增加了骑兵的机动性,他想到为战马穿上重甲,不但增加了防御性,又使一个冲击力上了几层台阶,这就是重骑兵。把骑兵只能辅助侧面进攻 ,直接改成了正面突击,这对敌方步兵来说不啻是灭顶之灾。可以利用强大的冲击力,直接撕开敌阵,让他们溃不成军。所以拿下秦川二百里,他不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更有重骑兵的智慧,智勇双管齐下,战神之名来得恰如其分。后来他的改造继续为汉室所引用,像卫青的战无不胜,霍去病的攻无不克,如果没有项羽改造的神勇重骑铺垫,便是霍去病在大草原上凭借观测星宿自带JPS定位系统,他也一样很难做到封狼居胥。所以他不但是一个政治家、军神家、也是无可争议的最后贵族。他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历史上给他最高的赞美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他也绝对对得起这一彩虹屁。

英猛无敌是他性格重要组成部分,但出身楚国贵族的霸王,身上还残存有着春秋的贵族精神,《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宋襄公十三年夏(公元前638年)宋伐郑,其秋楚伐宋以救郑,其势态在推进:“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公子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阵,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阵。’(楚兵)阵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阸,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焉?’”“正以治国,奇以用兵”;“兵者诈也”。这位宋襄公在外人看来过于迂腐,两军之战,一定要抓住战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真君子风范就是这样,绝不乘人之危,那样赢得了全世界,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春秋贵族的斗争就是这个样子,绝不欺凌弱小,耍阴谋诡计,那是为天下所不齿的。春秋时期的战争,可爱之外,也不乏活泼有趣,更像一场公正公平的竞技赛,绝不以杀戮为目的,甚至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成分。战争开始之前,进攻方必须交待发动这场的理由,还必须是说服天下人的理由,且万不能敷衍了事。如果战争一方突发紧急情况,狂风暴雨泥石流等等……天灾导致百姓远走他乡食不果腹,或者皇帝驾崩,主将暴薨、将士们无心恋战,这些情况下,绝不允许趁机偷袭,否则;那是为天下人所不容的。两国交战之前,会互相派出使者到敌方军营,交代攻战的理由,而且必须保证来使的生命安全,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就是从这里引用的,否则也将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战场所在地不在任何一国,而是在双方的边境线上,这也是战场被称为疆场的原因。且战争双方应允败退一方,退到五十步外,绝不允许屠杀,所以有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战争呢?不是很短的时间就能结束的,持续时间久了,双方将士如果感到累,中途还会有一个休息时间,休息时候喝喝酒打打麻将,都是小菜一碟。而且规定的休息时间,绝不允许偷袭对方,直至休息完毕。如果任何一方的君主出现在战场上,敌方遇到的话,任何一方都不能攻击,直到战争结束。而且老弱病残,无力逃跑的,重伤的绝不允许攻击,这就是称之为“贵族精神”的春秋义战。

自刘邦君临天下,春秋精神的礼义廉耻彻底败坏贻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了世人炫耀的常态。楚汉之争、项王一直保持这种贵族精神,对于阴谋诡计他嗤之以鼻。所有在他死后,中国最后的贵族精神也随之灭亡了。不过英雄是不能用成败而论的,因为一个真男人的尸首,比一个伪君子的王位来的更贵重吧。这一点或许就是,千百年来刘邦不讨喜的原因吧,你可以赢得战争,可永远赢不了人心,所以项羽才成为美学世界里独一无二的英雄。大自然有着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万物皆在规律中有序地生长与变化。人亦如此,生命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场顺序与表演时间。有人年少成名,风光无限后,一切归于沉寂。有人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不必羡慕他人的辉煌时刻,因为都曾辉煌过。也不必因为他的落寞而替他惋惜,他不过顺应自然的节奏,遵循生命的规律,在属于自己的主场上,以最饱满的姿态展现独特的风采,所以英雄非成败而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