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四下奔走,连夜疾驰,忙活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其中四个孩子。
正如人贩子所交代的,贩卖人口已形成一条隐形的黑色地下链。被拐的孩子自落入第一个人贩子手中,到被最终买家收入囊中,其中可能转手七八轮。短则数月,长则半年多,这个孩子的踪迹就会被抹得干干净净,仿佛一滴水融入大海中,再也寻不见。
这四个寻回来的孩子,云端一概交给了当地官府。她没有时间再帮他们寻找父母家人,只能委托官府代为寻亲。当务之急,她要刻不容缓地找到最后一个孩子。
然而,这个孩子仿佛人间蒸发了似的,任她殚心竭力到处寻找,却始终无影无踪。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端的心越来越低沉——按照人贩子的说法,如果在贩卖过程中有危险迹象,他们并不惮做出杀人灭迹的事情!
难不成,这孩子已经……
终于,官府方面送来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的消息——
在审讯一个转手人贩子时,官府意外破获了另一桩贩卖人口案,解救了几名被拐卖的妇孺。从一名获救女子口子得知,她曾经与一名幼童囚禁在同一个地点,只是她先被带走转卖。据描述,那幼童的体貌特征与云端正在寻找之孩子颇有相似之处。
接到传讯,云端立时马不停蹄地出发。依着女子说法,她被带走时距今已有十多日。而在这十多日里,未知那幼童又会被转卖几手?
她一路追索,抽丝剥茧,终于断断续续寻摸到了那孩子的踪迹。然而,奇怪的是,当她好不容易赶到时,却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空荡荡的,竟什么也没有!
如果消息不假,这里原本应该有三间农舍。其中一间设有地窖,专门用来藏匿被贩卖的妇孺。而另外两间,是供人贩子及其同伙伪装身份所用。
只是,此刻,视野所及之处,唯有杂草蓬蓬。那个所谓的“人口转运点”呢?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跃身下马,细细观察。
不远处,是一片树林,不高,不密,乍看并无特别,可在潜心学习过阵法的云端眼中,却看出别有乾坤——利用树木之间的交错排布,可轻易遮挡住躲入树林之人的身影。这是个很粗糙的手法,甚至连“阵法”都算不上。然,于受惊欲逃的人贩子,却是极好的遮掩手段。
也难怪人贩子会将这里选为转运点!
脚下是细碎的杂草,碎石沙砾在靴底吱吱咯咯。云端来来回回地走,时而抬头眺望,时而低头沉思。
无论是杂草的颜色,还是沙土的硬度,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云端,这块地并非临时伪装出来。难道——真是自己找错了地方?
云端不是第一次出门的小孩子!她入凡历练,已有多年的行走经验,绝对相信自己的辨位能力。但同时,她又想不出人贩子有什么理由撒谎?如果能找回孩子,甚至是只抓到他下游的人贩子,对于他的刑罚,也能有所减轻。重利无德的人贩子会念着“江湖道义”而掩护同伙么?
云端轻轻摇了摇头。
莫非是据守此地的人贩子嗅觉灵敏,觉出异样,提前逃了?
云端突然停下脚步,视线转向树林,凝视片刻后,又移向另一处——她来的方向。
这里偏离大道,却也不是十分远。在约莫三四里外,还有一个小村庄。可以说,此地前有村庄做掩护,后有树林为逃路,只要躲过一时搜捕,设法靠近大道,就能逃之夭夭。如此精挑细选之地,人贩子怎么就舍得抛弃呢?
况且——云端越想越困惑——就算觉察出危险,人贩子逃就逃了,有必要将这个转运点彻底消除么?还消除得如此干净彻底不留丝毫痕迹?
百思不得其解的云端越想越摸不着头脑。忽然间,竟生出来个极怪异的念头——
难不成,是黑吃黑?
云端“噗嗤”一乐,随即又神情黯然地摇头。
怎么可能?据抓获的人贩子供述,他们是心狠手辣不假,却也讲究个团队合作,做长久买卖。所以,人贩子与打家劫舍的盗匪不同,同行相遇,只做看不见罢了。
怎么也想不出的头绪的云端不愿再浪费时间。
离开此地,有三条路。
其一,穿过树林,进入后山。这是仓促之下的选择,应该不是消消停停有时间销毁证据的人贩子会做的事儿。
其二,自己来的方向。但一路行来,并无任何可疑迹象。
那么,就只有第三条路了,就是——继续向下追去!或许有所收获,或许一无所获,可不管怎么说,她总要试一试!
“驾!”
云端轻轻一抖缰绳,双脚轻嗑,胯下骏马低嘶着,踢踢踏踏迈开脚步。先是一阵小跑,很快,马儿的速度越来越快。风从耳边呼呼掠过,将云端的鬓发削向后脑。
她很感谢这匹通人性的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