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照君心,白鸷,玄幻魔法,照君心在线阅读">

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照君心 > 第88章 番外三:师父(五)[番外]

第88章 番外三:师父(五)[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师父,恕弟子冒昧。”萧宁不禁攥紧了宽大袖袍掩盖下的手,“我虽拜您为师,但我并不认同您的道,您顺应天命,而我仍相信事在人为。”

他胸口剧烈起伏着,这番话仿佛用尽了全身上下所有的力气。谢桓是长生之人,一个王朝的兴起与衰败在他眼中平凡得宛如日升日落,他像山海一样肃穆,如微风一样淡然,他静观人事代谢,闲看古往今来,残篇断简阅尽后,方知世事一场大梦,而他始终是一位清醒的行者。

因此,萧宁注定无法理解谢桓,谢桓也不需要旁人理解,他有自己的道,只需往前走便是了。

萧宁等待着谢桓的回应,入门第一日便在师父面前大放厥词,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大逆不道。

“这样就好。”

萧宁身躯一颤——他说什么?

谢桓没有重复一遍的意思,他安静地垂眸注视着自己的弟子,不知是否是错觉,萧宁好像看见他笑了。

谢桓接着道:“既然你已决定放下过往,便换个名字吧。”

萧宁懵懂地点了下头,他还未从方才的惊诧中回过神来。

谢桓负手而立,将目光投向波澜起伏的大海,海的另一边是人间。他斟酌着开口道:“晏清……宁晏清。”

岁岁安宁,海晏河清,望这世间如你所愿,这也是我派列祖列宗毕生所求。

自此,世间少了一位太子,多了一个名叫“宁晏清”的修士。

***

那日拜师后,宁晏清便随谢桓在归墟清修,此去一别便是三十年。三十年对寿元漫长的修士来说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于尘世而言,却久到足够天翻地覆,换了人间。

齐朝覆灭的那年,五月十五,原中州守备军统领赵熠入主旧皇城,称帝,改国号为「梁」。

五月廿九,西北守备军统领郭启璋归顺梁朝。

新年伊始,新皇改年号为「永平」。

永平元年,皇帝大赦天下,减赋税、徭役,整顿民间修仙之风,严打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民皆誉之,史称“永平之治”。

永平十年,皇帝命葛平为主帅,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蛮人,次年春,失地尽复。皇帝龙颜大悦,封其为“冠军候”。

永平十五年,皇帝迁都中州。

永平二十年,葛平的母亲因病逝世,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后,他疑是哀毁过度,竟大病一场,引得皇帝亲自下诏派人探病。

打发完皇帝派来的一群心怀鬼胎的人后,刚才还虚弱得卧床不起的侯爷一个鲤鱼打挺蹦跶起来,打了桶水把脸上擦的粉洗了个干净,而后冲到后厨下了三十个饺子,一柱香的功夫便炫了个精光,差点连盘子都吃了,愣是没瞧出一点病人的模样。

酒足饭饱的侯爷抹了抹嘴,心中感慨万千——为了把一生精明的皇帝蒙住,他活活饿了自己三天三夜。

此后不久,葛平便上书解了帅印,告老还乡,就像昔日旧友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嘱咐的那样。

那人已死了三十年。

葛平离京的那日推辞了皇帝的所有封赏,三十年间的赏赐和结余下来的俸禄原封不动地码在侯府里,他本人骑着一匹瘦马在熹微的晨光中孤身一人离开了京城。自此之后,他便只是葛平、葛易安了。

离京之后他也曾去旧都看过,屹立了四百多年的旧皇宫如今仅余只檐片瓦、残垣断壁,他脚下的这座古城曾恢弘鼎盛、人才辈出,昔有名士高歌于道,王孙闻之倾杯一笑,这座城曾繁华过、风流过,也曾凄惨过、哀艳过,多少是非成败,终付一纸史书。

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

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葛平路过旧都时,恰有伶人搬演前朝懿贞皇后自焚于坤宁宫的故事,词曲唱腔无不令人潸然泪下,而他却只是静默地坐在笙歌靡丽之中。

灯灺酒阑,唏嘘而散后,葛平骑着马赶在城门落下前离开了,自旧皇城中吹来的晚风轻轻梳刷过马背上的鬃毛。

月朗风柔,那阵二十年前吹落杏花的微风再度拨乱了他的鬓角。

葛平闭上眼,数不清的过往在眼前流过,他不禁哼起了方才伶人唱过的曲调,“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四百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他越唱声音越大,还不住地用双手打着拍子,宛如当年那些结伴而歌的名士,路过的行人纷纷对他投以惊异的目光,而他却丝毫不以为意,反倒唱得更加起劲,仿佛要将经年的郁结一吐为快。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歌至此处时,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宛如一根粗粝的琴弦骤然崩断,他猛地将马勒住,在那一声悠长的嘶鸣中最后回望了一眼暮色笼罩下的旧都,眼前浮现的却是那人少时的模样。

只是回头万里,故人已然长绝。

他停顿了许久,待到再度开嗓时声音不复先前的高亢,甚至喑哑得几乎听不见——

“放悲声唱到老。”

[番外]')"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