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清水粽,玲珑斋的清水粽最好吃。”
大家议论各家的粽子,像是谁家的粽子选用的都是当年的新米,谁家的粽子不舍得放料,万朝霞偶尔也会插几句嘴。
不知不觉,木盆里的糯米已去了大半,万朝霞说道,“我昨日做了不少香囊,是宫里得来的配方,婶子们要是不嫌隙,就拿些回去,用来驱蚊防虫是顶好的。”
妇人们听说是宫里的配方,连忙细问起,万朝霞把配方告诉她们,都是些寻常配料,除了花费些工夫,倒也花不了几个钱。
说完香囊,她们又聊起兰婆子,上回兰婆子到万家来寻晦气的事,金艳芳后悔不跌,她对万朝霞说道,“我早就知道这老婆子不是人,却不想她竟越来越糊涂,我真后悔把大姑娘的针线活介绍给她家,白白让大姑娘受了一场闲气,我还没落到一样好儿。”
只因是她把兰珍家的介绍到万家,这才引起后面的是非,气得万顺几日没有理她,她每日做好饭,托小波带给他食用,两人这才又重归于好。
万朝霞早就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她说,“说来婶子不过是顺嘴带句话,那兰婆自己不讲道理,这与婶子何干?”
金艳芳见万朝霞这般明事理,笑道,“到底大姑娘是见过世面的人,心胸就是宽广。”
“让婶子见笑了,我不常在家,还得托你们给我找个手艺过得去的师傅裁衣裳呢。”
那日,地保家娘子把兰珍家拿走的衣料送回来,如今仍放在家里,万朝霞一直不在家,万顺和梁素两个大老爷们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万朝霞想着这两日就找一间靠谱的裁缝铺,省得再去费事。
“隔着几条街的赵四裁缝铺就不错,姑娘直接去就是,他和你爹也认识,肯定会给你一个好价钱。”
“好,那就听婶子的,闲上我就去问问。”
几人说说笑笑,不一会儿,木盆里堆满包好的粽子,绿油油的粽子瞧着甚是喜气,那帮忙两个妇人要回去,走前,万朝霞把做好的香囊分给众人。
该煮粽子了,胖婶儿把包好的粽子整整齐齐的码在锅里,又倒上清水,厨房里老马专管灶火,余下的事情就不用她们操心。
出来大半日,金艳芳的糖水铺是小波在看守,她不放心离得太久,便也要回家,只说等粽子煮好,叫小波过来拿。
这么一大锅粽子,要煮熟还得好大半日,胖婶儿把院子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嘱咐万朝霞隔一会儿加些冷水,便回自家去忙活打杂。
万朝霞也没闲着,她寻出针线筐,坐在院子里不紧不慢的做起绣活儿。
不到半日,从厨房里飘来粽子的清香味,这时,院门被推开,万朝霞抬头一看,进门的是梁素,他手里还提着油纸包。
这回万朝霞回家,梁素不用再到同窗家借宿,朱大爷的儿子儿媳随老丈人贩药材去了,这一年半载都不在京里,家里空出的一间房屋,正好能给梁素借住。
万朝霞放下手里的绣棚,她接过梁素手里的油纸包,摸着还热乎乎的,闻着像是卤味。
“怎么今日回来得这么早?”
梁素说道,“上司说衙门里不忙,放我们早些回家。”
万朝霞把卤味拿回厨房,她揭开祸盖,清香味愈发扑鼻,那粽子估摸着已经煮好,万朝霞找出两个肉粽,分给梁素和老马叔。
“你们尝尝滋味如何?”
热乎乎的粽子吃着烫嘴,老马叔大口吃着肉粽,对万朝霞竖起大拇指,“好吃,怪不得皇上喜欢呢,我头一回吃到这么好吃的粽子。”
梁素也尝了一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儿,万朝霞满脸期待的问道,“如何?”
梁素把剩下的半个肉粽吃掉,慢腾腾的回道,“还是蜜枣的好吃。”
万朝霞嗔道,“可真有你的,竟然没能吃出肉粽的滋味。”
“少爷,你别怪我话多,为了包这一锅棕子,大姑娘天不亮就起来忙活哩。”老马叔责备了梁素两句,他怕万朝霞伤心,又扭头安慰她,“大姑娘,我们少爷就是心直口快,你别放在心上。”
万朝霞笑了笑,口味不同因人而异,她可不会因为这种小事生气。
她又从锅里找出一个蜜枣的粽子递给梁素,看那棱角,还是她亲手包的呢。
“梁大哥,你喜欢甜口的,你再尝尝这个甜粽子。”
梁素端坐在小板凳上,他慢条斯理的尝着蜜枣粽,万朝霞和老马一起望着他,等着他的评价,待他吃完后,老马叔迫不及待的问,“怎么样,少爷?”
梁素抬眼看着万朝霞,故作深沉的说道,“滋味一绝,再给我一个。”
万朝霞抿嘴一笑,压下心里的欢喜,说道,“粽子吃多了不克化,再喜欢吃也不给。”
说着,她出门去找她爹回来吃肉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