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快饿死了,不用回。
不用回……
“叔叔很有幽默感啊,应该是比较嘴硬心软的人,”白适南沉默一瞬,基于那句“他们比较关心我”很快调整出反馈,“是不是你最近很久没回去了,叔叔阿姨很想你才这么说的。”
“啊?”窦科有些困惑地挠挠头,“应该不是吧,”他语气自然,很是平静地反驳,“我上个周才偷偷回去住了两天。我们家里的人读完书后都起码要出来闯荡两三年的,我爸应该习惯了。”
说话的人生出一点感慨:“不过我爸确实嘴硬心软,我回家住的两天还给我开小灶来着。他做饭很好吃的,以后有机会的话南哥你一定要尝尝。”
白适南:不知道为什么,听上去有点怪。
白适南:有点像家庭版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他想了想,斟酌着说:“你那天说你是独生子,老家也不在S市这边……但听上去你们像是一大家子住得比较近,或者走动比较多?”
“我们……那边都是这样的,我小时候今天去我姑家,明天去我舅家,”似是刷手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黑历史,窦科开口时卡了下壳,他摸了下鼻子,又很快接上,“不过近几年也有搬走的,但比较少吧。”
一个家庭的相处模式本来就有很多种,自己家的风格也曾被同学感慨为“别有特色”。白适南觉得自己不该大惊小怪,而且从窦科的语气来看,整体家庭氛围应该挺不错的,以后在这方面被媒体做文章的可能性会小些。
圈子里也不乏有艺人大火后,其家人明里暗里索要钱财的先例,毕竟利益向来最是考验人心。
出于尊重,白适南并不直接旁观窦科对于社交媒体的“审查”。后者忍痛把自己过往有点辣眼睛但又舍不得删的照片隐藏,握着手机犹豫地说:“然后……我要上交微博账号吗?”
“你自己拿着就行,我不会问你密码。圈子里确实有全权交给团队打理的,但现在这种也少了,”白适南简短地解释,“艺人实际活动地点和微博ip不一致的话,对于粉丝来说便是明晃晃的敷衍,次数多了可能会引发不满。”
“微博营业不仅可以配合工作宣传,也是固粉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空档期的时候。”
白适南顿了顿,又说:“与其我给你选个人设让你疯狂往上靠,不如你自己选想在微博上展示的内容,这样也更真实。但鉴于你业务不熟练,搞不清楚文案方不方便发的时候可以找人把关。”
对于大多数粉丝来说,社交媒体是他们了解艺人咨询最便捷的方式。粉丝关注正主微博主要是冲着营业互动的,退一万步来说,谁会愿意看一个全是商务宣传的博主?
“但微博让你自己管,就把皮给我绷紧点,”说话的人话锋一转,显出些阴恻恻的威胁意味,“爱吃瓜的话我理解,但不要让我哪天因为你手滑点赞、手滑关注这种情况加班,所以要么左手刷微博,要么现在创个冲浪用的小号,你自己选。”
窦科点头如捣蒜,握着笔在本子上库库猛记,主打一个缺乏知识但态度端正:“好的。”
没有人会不喜欢上道的同事,白适南最怕遇到犟种。窦科的反应让他缓和了脸色,有条不紊地继续安排:“现在是七月初,如果顺利的话,差不多十一月的时候我会安排你进京戏旁听;不顺利的话,九月份你就可以去蹭课了……”
窦科听得发愣,没忍住晕乎乎地插嘴:“南哥你是不是说反了……”
“没说反,”白适南从抽屉里取出一沓装订成册的纸页,反问半句,“知道那天我为什么会主动开口说选你吗?”
窦科没多想,实话实说:“为了气你老板?”
白适南:……
白适南:好真实的理由,好让人无法反驳的事实。
以后要是涉及采访估计得多费点心思盯着,白适南琢磨了下,倒没完全否认,“有这个因素,别到李星行跟前说,”他把那本册子递到窦科面前,“但主要原因不是那个,看看这个。”
“牛富东导演的名字听过没有?没听过的话现在上网搜也来得及,”白适南伸手,在那叠纸页的上方虚空地点了点,“原创剧本,整体班底也都是他的老搭档。”
“……听过的。”
怎么会有人没听过牛富东导演的名字?这位家喻户晓的导演手握国内两大奖项,前后捧出过数十个经典角色,几部代表作有口皆碑,这么多年依旧是网友们的下饭剧首选。
窦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捧着剧本的手都有些颤颤巍巍,激动与忐忑,下意识地指了指自己:“我演他的作品吗?”
白适南:“我希望你能演上。”
“虽然还没对外官宣,但牛导这些年喜欢用熟人,所以这部电视剧的大部分角色已经定了,只是还在选男三号,”白适南示意青年翻开里面看看,“我带你去试镜,不过愿不愿意去,由你拿决定;能不能被选上,主要也是看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