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任内阁总理大臣沈夜北即将莅临江南一带考察,此地工商界立时就坐不住了。
毕竟历朝历代,上下挥霍无度则掠之于民,民变在即则掠之于商(注1)——如今白莲教匪猖獗肆虐,身为王朝社会阶级里最“卑贱”的商贾,几千年来能在虎狼似的官府层层盘剥之下做生意、苟活至今,若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便是白活了。
不过在此之前,更多人对沈夜北“下江南”之举感到好奇的,则是他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奇迹”。
毕竟,从暗杀事件到现在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沈夜北怎么就有力气千里迢迢从京城跑到江南来了?就算“大难不死”也不该恢复得这么快吧?
与民间无知百姓此刻对沈夜北的“盲目崇拜”不同,精明的商人们已经嗅出了一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反常风向。
——这他妈的,根本就是来“抢钱”的节奏啊!
就这样,怀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商人代表们抱着上刑场一般的心态来到商会会场,预备聆听沈大人的“训示”。
沈夜北是坐在轮椅上,被一个女人推进来的。那女子容貌清丽,生得很是书卷气,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种无性别似的“怪异”,站在沈夜北身后就像是他的一道影子,没有丝毫存在感可言。
“沈大人?”
“哎呀沈阁臣大驾光临,大伙儿鼓掌!”
“啪啪啪啪……”
……
一片令人尴尬的掌声中,沈夜北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低调”。待掌声止歇,他才终于轻声开口:
“本官此行之目的,诸位想必早已知晓,便不再赘言了。国家有难,百姓饥寒交迫,盗匪流寇横行,中原十室九空。值此兴衰存亡之际,还望诸君为朝廷解囊抒难……本官谨代表皇上、代表朝廷,在此拜谢诸君。”
一片死寂。
沈夜北见众人齐齐噤声,也不觉得难堪,而是继续说了下去:
“我知道,诸位都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大饼是一定吃不下的。所以现在,我只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盛世之时,商贾只需向地方官员行贿送礼即可保家财平安。可是现在,时代变了。”
他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出最具威胁性的话语:“现在是乱世,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阶层,能够在乱世中独善其身;而配合朝廷共渡难关,就是诸位生存下去的最大筹码。”
话说到这份儿上,再继续沉默也是无益。商会会长顾维里率先小心翼翼地发问:“那,不知沈阁臣需要多少捐资呢?”
沈夜北举起左手,张开五指:“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白银?这都赶上百分之一的岁入了,还不如直接抢钱来的痛快些!
底下坐着的众商人面面相觑,心里都犯起了嘀咕。孰料沈夜北接下来的两个字才真正地让他们知道,何谓“狮子大开口”——
“黄金。”
“什么!”有脾气大的当时就坐不住,险些把桌子都给掀了。沈夜北对周遭的混乱置若罔闻,甚至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品了一小口,然后缓缓放回桌面上。
“五十万两黄金。这,就是我此行所要募集到的最基本数目。”
“沈阁臣!”
这次就连顾维里都忍不住站了起来,压着性子低声道:“这……这也太多了,请恕我等能力有限,实在无能为力。”
“稍安勿躁。”
沈夜北压了压手势,示意他坐下。他此时此刻的笑容堪称十二分的温柔可亲:“本官没有‘强买强卖’之意,各位也不必太过激动。这样吧!这次就先本着自愿自觉的原则,大家能捐多少就捐多少,诚意到了,朝廷、皇上非但不会再为难大家,并且还会记住诸位的拳拳爱国之心。”
他这番话说的苦口婆心,仿佛慈善院院长一般,完全没有了当初大杀四方的锋芒毕露。商会会长顾维里先是沉默良久,然后神色郑重地起身:
“沈大人,顾某愿看在您的面子上,出十万两白银。”
——————————
注1:上下挥霍无度则掠之于民,民变在即则掠之于商:出自《大明王朝1566》沈一石角色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