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七杀星 > 第96章 原始积累(五)

第96章 原始积累(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到钱,严温良又忍不住哀叹道:“海外华人原本是咱们革命党人的基本盘,现在……”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警惕地环顾四周:“自从隆懿太后发动‘甲子政变’、维新派遭遇毁灭性打击之后,他们的主场就从国内转移到了这里。和咱们比起来,维新派‘保国会’的主张更加温和,也更得人心,如此长久下去绝对不是好事。”

“克俭,这你可就错了。”

柳余缺敛去之前不正经的模样,淡淡道:“他们和我们的区别是本质性的,绝非‘温和’与否能够界定。他们仍幻想通过改良留住旧体制,而我们要做的,却是颠覆这绵延千年的体制、终结华夏这与生俱来的诅咒。”

严温良依旧叹息:“理是这么个理,可华人的性子你是了解的,无非四个字——中庸之道。若能解决得了问题表面,他们就绝不想费力彻底解决问题本质。保国会‘兴利除弊、立宪救国’的口号显然更能迎合大多数华人的想法,无怪乎人心浮动……更何况,如今他们甚至恬颜利用谭汝霖等人的惨死大做文章,大肆消费烈士英勇就义的壮举,以达到欺骗世人之不可告人的目的。”

柳余缺没有立刻对他这番话做出回应。

“甲子维新四君子”皆尽死于一场持续三天的凌迟酷刑,这件事,当下已是举世皆知、举世哗然。除了和其他人一样对这些维新志士的惨死发自内心地感到悲愤之外,他却不能不联想起另一个人来。

沈夜北。

如果当初不是瓦西里参赞和古德里安神父——不,现在已经不是神父了,而是红衣主教——出面,自己这位“救命恩人”恐怕也难逃四君子式命运,生生捱上三千凌迟。他很难想象,沈夜北在被困天牢、生死难测的那段日子里该有多么痛苦、多么绝望……

而自己又做了什么呢?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做不了。

刻骨铭心的愧疚让他的心一阵阵的抽搐,可他开口时,说起的却是另一件毫不相关的事:“保国会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严温良蹙眉道:“废话谁都会说。关键是怎么解决?”

“论战。”柳余缺语气坚定:“保国会有梁铭这个笔杆子,在海外各大报刊上为立宪君主制摇唇鼓舌,咱们复兴党自然也要针锋相对,就在文渊字海里跟他战上一场!”

严温良不自信地连连摇头:“说得轻巧。党内谁的笔力能与梁铭相抗衡?”

“我。”

“……”严温良在他眼前晃了晃手指:“柳汉韬,你脑子没事儿吧?坏掉了?”

“不不不,”柳余缺连忙解释:“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让我先试一试。虽然不敢说在笔力上能与梁铭一较高下,但至少也试试缨其锋芒。我一介无名之辈,就算败了也不丢人,正好也能给咱们找到真正的能人留下足够时间。”

“你太谦虚了!你柳汉韬要是无名之辈,咱们复兴党就没有能跟维新派唐、梁二位齐名之人了。”

严温良略加思忖,便道:“那就按你说的去做吧,先试一试。对了,你刚才说‘需要更多的人’,前些日子国内倒是有些帮派愿意加入我们,襄助起义,只是……”

他犹豫着:“只是,这些帮派都是从前朝大梁民间江湖势力演化而来,行的是黑*道做派,目的也只是反楚复梁,短期内与我们目的虽然有一致之处,但长远来看,必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之虞。所以……”

“不必犹豫了。”柳余缺斩钉截铁道:“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之事。只要他们愿意灭楚、赞同共和,无论什么出身、何种做派,我等都应海纳百川,但行接纳无妨!”

“……也好。”

严温良略略点头,旋即又问:“人有了。钱的问题怎么办?”

柳余缺无奈摊手,反问:“严克俭,你看我像会赚钱的人么?”

“罢了,反正一开始就没指望你能出什么主意。”严温良这会儿也歇够了,索性直起身来:“我倒是有个主意,你听一听,是否妥当。”

“甭那么麻烦了,你全权处理就好。你严老妈办事我还能不放心吗?”

学渣柳余缺一听“钱”字,脑袋就顶平时三个大,举双手求饶:“左右我也听不懂,对牛弹琴多没意思。”

“不行!这次你必须好好听着。”

严温良正色道:“我照例再去联系东南沿海那些同情革命的富商大贾,想想办法,让他们再出些银子。而且你说得对——我们不能总是屡战屡败,得想些法子重立革命党的威名、重拾革命同道信心,正好马上就要吸纳那些帮派加入,按照他们的做派,接下来可以在暗处做些文章。”

“暗处……”柳余缺沉吟道:“你是说,暗杀?”

严温良颔首:“不错。”

如果放在几年前,柳余缺绝不会同意他的此种提议。毕竟在他心目中,革命党人行光明磊落之事,又怎能做出暗杀这种下作之举?

可时移世易,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太后重出朝堂、乾纲独断,楚国政*治环境日趋保守,对各地革命党地下活动的打击围剿愈发频繁、手段也愈发狠毒,短时间内想要再行起义,恐怕难比登天。

见他没有出言反对,严温良便续道:“若后续帮派也能归入复兴党,则我们的资金来源又多了一项。但这些江湖帮派大多组织松散、立场暧昧,一旦楚国朝廷发起疯来,难保它们届时不会反水。”

柳余缺警觉地眯起双眼。他知道严温良做了这么长的铺垫,后面必然会“来个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