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渊深入水下,一切果如此,他钻入巨石迷阵中,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出口,从出口上来,果然到了一处神秘洞穴。
那百姓说,这个洞穴往里走,九曲连环,是个迷宫,迷宫极其复杂,共有三万八千条路,却唯有一道生门,一旦走错,便绝无再走出来的可能。他们每次进来,都有人守在洞口为他们带路,以防他们走失。
这有些许夸张,韩渊并不怎么相信,此刻进来了,也不曾在这里见到什么人,只瞧见洞穴四周都是黑石,整个洞内漆黑无比。
他自是不怕什么危险,举起一团火放到眼前引路,边走边唤起韩稚的名字。
而今时刻,他对楚先已无半点信任,一个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顾的人,又岂还会在乎跟自己毫无关系的黎民百姓?说到底还是神族教养出来的人,骨子里依旧是神族洗不去的臭味,他不由得怀疑,楚先当年的起义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吗?也许仅仅是逼上梁山不得不起义罢了,恰恰他最会巧言令色,因而诓骗了所有人,教所有人误以为他是为民请命。
又或者他当年确实真心,可惜后来在尝到权利的滋味后他就变了,他以为天下无人可再反抗他,他就想成为新的神族,肆意妄为。
殊不知,人终究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没走多远,眼前忽然出现了十二个洞口,十二个洞口长得一模一样,其内幽暗,韩渊随便挑了一个进去,走了一段路,再次看到十二个一模一样的洞口,他从未掉头过,一直在向前走,因而一时分不出是回到了原地还是这里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地方。
为了方便判断,他从第一次选择的洞口进去,这一次,到了一个有着三六个洞口的洞,继续往里走,又到十八洞口,他胡乱在里面走着,危险不曾遇到,倒却如招供的人所言,里面九曲连环,三十六洞、七十二洞、八十一洞等,数不胜数。
不知过去了多久,韩渊没什么耐性了,坐下歇了一会,用法力查探,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蚂蚁窝,而这个蚂蚁窝深处有一个地方,是一片广阔地盆地,有不少人活动的踪迹。
他找了条最近的路,迅速朝着人群过去了,大约半个时辰,眼前传来亮光,走近亮光,他从洞穴中出来,到了一处秘境中。
这里四面黑山环绕,中间有一片巨大的田野,田野里长满了金色的麦子,许多朴素装扮的百姓正在收割麦田,麦田四周中了不少桑树,桑树下又搭了许多的小房,不似用来住的,不一会,有一队妇人从小房中走出,皆抱着一筐蚕蛹。
麦子并非这个季节的产物,蚕蛹也非结蛹的季节,他上前一摸麦子,麦子上有奇怪的灵力涌动,原来一切原因在此。
让作物反季节生长,这样的能力若是得到发扬,不知要解决多少麻烦,要拯救多少人。
韩渊继续摸着麦子,突然一声大喝打断他的思绪,只听人厉声道:“是什么人!”
抬眼看去,所有人皆被这一声惊住,朝他看过来,先是惊恐,再化为怒气,所有人皆迅速聚拢在一起,提着手中的镰刀锄头对准了他。
看起来,这些人都是寻常百姓,是以看到他突然进来,都非常警惕,有个小孩授意,快步往后跑去,那边建了几栋高楼,楼高百尺,重叠数层,巨木搭建,虽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装饰,但是规模绝不算小,应当是他们所有人的居所。
那小孩一路往楼内跑去,不一会儿,数十个修士从高楼楼顶飞出,手持各样武器,挡在百姓面前,神色冷漠、警惕地扫视了韩渊一身上下,又互相眼神示意一眼,确认皆不认识韩渊,其中一人往前一站,冷冷问道:“来者何人?从何而来?”
韩渊道:“我来找你们陛下。”
闻言,其他人脸色皆是大变。
如今天下公认的只有一个陛下,那就是楚先,而他们作为神族,虽不服楚先统治,私下里也推举了一个陛下,可是除了他们自己人,却从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个,并且为了防止楚先来攻,一直保守严密。
眼前这个外人怎么会知道这个?
那人又道:“报上名来!”
韩渊扫了他们一眼,看起来修为都不怎么高深,没什么好怕的,便道:“听好了,我叫韩渊。”
若说方才是惊得合不拢嘴,这下要惊掉下巴了,不过只一须臾,又反而放了下心来。
不说韩渊早死了那么多年,就是韩渊真的活了,也绝不会是眼前这个毛头小子的模样。
不止眼前的修士不信,连他们身后的百姓也不信,视线虽不断地打量韩渊,眼中却没有半分对眼前人是韩渊的信任,反而充满敌意。
那人道:“韩渊?你说你是韩渊?”
韩渊道:“我来找你们陛下,如果他不出来,我很难保证你们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