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清晨雪 > 第221章 第 221 章

第221章 第 22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周大败。

皇上昏迷了两日,没有醒来的迹象。长公主,瑞王和朝中重臣一直留在宫中。

丞相焦急不已,和兵部尚书李光等人商议后,一致希望瑞王能够主持大局。

顾项对此甚为不满,他可是皇长子呀,也建过军功,自认应该由他来主持大局。但这些朝中重臣此次格外统一,坚决不让步,毕竟在战事上,满朝上下,无人能与瑞王相提并论。顾项被气了个半死,可他不是太子,无法命令众人,更无监国之权。他自觉受了奇耻大辱,甩袖离去。

顾晟没有参与此事,异常安静。他还没有从杨志战死的刺激中恢复过来。而且,军中之事,他插不上嘴。

顾昀还没有参政,按照规矩,不能干涉朝政。

皇后、宁国长公主、安国公主一直在皇上榻前侍疾,她们清楚外面发生的事,默认了由瑞王主持大局。

顾晨很是为难,不敢应下。最后是长公主出面劝说,她才应了下来。

应是应下来了,但面对这般情况,能做的也很是有限。南疆本有四万大军驻守,康家父子率领三万人去了南魏,在边城留下了将近一万人镇守。算上杨志带去南魏的三万大军,六万大军可谓是全军覆没,不知有多少人被俘。

顾晨对镇守在边城的司徒将军进行了一番了解,得知他曾是杨志的旧部,善守。南疆发来的奏报就是他根据逃回去的将士所说写。

顾晨当即下令,从南疆临近城关凑足一万将士迅速前往边城,由司徒将军统率,守住边境。若是南魏进犯,无论如何叫嚣,不可应战。

丞相知道此时能凑足一万将士前往已是不易,但还是担忧的问道:“不足两万人,可能守得住?又为何不应战?”

顾晨转着扳指,道:“南魏也是刚经历完战事,即便要攻打我大周,也需要时间重整旗鼓。我大周不能再损兵折将,消耗兵力。”

“若是南魏大兵压境,该如何是好?”

“本王已看过兵部收到的所有奏报,南魏虽然使了计,诱敌深入,但也损耗了不少的兵力。重点是粮草。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粮草可以支持南疆战事,南魏的粮草也不见得充足。无论使用什么计策,只要用了兵,就要耗费粮草。之前南魏废帝和定国长公主对战,已经消耗了南魏国内许多的粮草。南魏再是富庶,粮草也不是一日就能长出来。”

丞相心中稍定。

顾晨看向户部尚书孙言庆和兵部尚书李光,问道:“若是朝廷再次发兵南疆,可能解决粮草?”

二人对视,如实回禀,前段时间刚往南疆送过一批粮草,恐怕已经落入了南魏的手里。北齐送来了一些金银,可以用来购置粮草,但也支撑不了多久。

顾晨垂下眼眸,她刚刚对丞相说的话有安抚之意。如果南魏真的还有粮草,真的大兵压境,这仗也没法打了。她心中有了一个最坏的结论……

又过了三日,皇上终于醒了,进食过后,即刻召见了瑞王和几位大臣。

顾晨入内,详细禀明了她做的安排和前因后果。皇上没有丝毫不满,颔首认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顾晨心中那个最坏的结论应验了,不过不是大周主动做出的,而是南魏先走了这一步。

南魏派人送来了国书。

皇上虚弱的靠在床上,看过南魏的国书,无力的将国书砸在地上。那是国书,若无皇上允许,无人可以查看。刘淮上前将国书捡了起来,战战兢兢的捧在手中。顾晨等人躬身垂眸,没人再在此时说什么保重龙体的话,都默不作声。

顾敬喘着粗气,闭上了眼睛。

众人候着,克制着心中的焦急。

许久后,顾敬道:“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众人一惊,皇上竟然没有与他们商讨国书之事,反而是让他们退下。但见皇上说话都费劲,也知此时没法再商讨什么,只能遵旨退下。

顾漪澜已在宫中侍疾多日,很是疲累。关心了一番皇兄的身体,回府歇着去了。

顾晨心事重重的回了王府,立即唤人更衣。宋雪赶了过来,见她眼底一片乌青,很是心疼。得知她要去看杨雁,忙告诉她杨雁已经留下话,让她不必为杨将军的事忧心伤神,一切以朝局为重。

顾晨停下动作,心情沉重的叹了口气。

宋雪吩咐备好浴池,再准备些吃食。

泡进浴池,顾晨疲乏得很,跟宋雪说了南疆战败的事,说到杨志战死,不忍再说下去。宋雪宽慰了几句,为她绞干长发,又陪她吃了些东西,看着人睡下。

南疆战败之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在指望瑞王率军去往南疆。

宋雪静静的看着顾晨的睡颜。她不信神佛,甚至憎恶神佛,此刻却在心中不住的向神佛祈求,希望顾晨可以不要再上战场……

顾晨睡得很不安稳,仿佛是感知到了什么。

与此同时,皇上召见了安国公主,强撑着与她交谈了一番。

顾清滢离开宣德宫时表情如常,却在跨过一道门槛时险些摔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