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丫头,说多少遍了,东西还是乱放。”口头的抱怨并不影响朝嘉把书包仔仔细细放到门口的架子上。
她轻手轻脚走到厨房关上门,这才敢放心做饭。房子的隔音在收养女儿时重新装修过,可以保证里面油烟机开到最大,也不会影响两个卧室的人休息。
冰箱上层放着早上腌制的鸡翅和牛肉,朝嘉开始麻利地洗菜做饭。
最后一道菜快出锅的时候,厨房门被打开,她头也不回地说:“客厅茶几上有刚买的草莓和樱桃,你自己洗了吃,等你妈回来就可以开饭了。”
开门那人却没有任何回应,反而腰间缠上一双有力的手臂,朝嘉轻笑道:“都多大人了,还和小年轻一样腻歪。”
“可是嘉嘉宝贝早上出门忘记给我早安吻了,而且朝盈一回来你就把我抛之脑后。”虽然结婚快三十年了,但宁燕安还是像刚在一起时那样黏着自家宝贝。
朝嘉回头蜻蜓点水般补上一个吻,随后像安抚孩子那样敷衍道:“补上了,孩子多久才回来一次,咱俩天天都腻在一起。晚饭快好了,你去把朝盈叫起来洗手吃饭。”
“遵命,嘉嘉大人,阿燕为你服务。”说完,宁燕安亲了亲爱人的耳垂才离开厨房。
直到洗完手坐到餐桌上,宁朝盈都仍然在打着呵欠。
“这么困,本来还说吃完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现在看来你还是早点睡吧。”朝嘉说着,给女儿剥了一只虾放到碗里。
“谢谢妈咪,真好吃。”宁朝盈吞下嘴里的饭,才继续道,“没事,我就是昨晚熬得有点晚,今晚多睡会就补回来了。”
她没敢跟两位母亲说她是直接通宵的,不然绝对要被念叨好几天。
“身体更重要,不用过于追求成绩,将来你工作还有得熬呢。”宁燕安忍不住叮嘱,“我和你妈咪从来都不要求你出人头地,平安健康最重要。”
宁朝盈给两人各夹了一块鸡翅,撒娇道:“知道了,我亲爱的妈妈和妈咪。不过这次回来吃饭是其次,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们商量滴。”
“说吧,什么大事。”
小事情自己决定,大事情和家庭成员一起讨论,这是家里一贯的习惯。
在宁朝盈还是个幼儿园的小屁孩的时候,宁燕安和朝嘉就会把工作上的事情拿到家里讨论,还一本正经征求她的意见。
后来慢慢长大,从去哪个初中哪个高中,到选文科还是理科,宁朝盈的人生大事都是在这张桌子上和家长商量后一起决定的。
“我们还有几个月要选研究生导师了,这个跟将来工作有比较大的关系,至少内科外科这种是不互通的……”宁朝盈把事情有条理地说出来。
朝嘉思考了一下,率先道:“我觉得你喜欢最重要,毕竟不出意外是要相处很久的科室,没有什么比你待得开心更要紧。”
“医疗行业你应该更清楚,这个赛道很卷,如果你想留在华都这几家知名三甲的话,至少现在就要开始规划将来继续读博的事情。”宁燕安慈爱地看着她,“这些事情我和你妈咪没有你懂,但是有需要你尽管说……”
然后呢——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宁朝盈坐在附二医门诊部内分泌科12诊室的门口,看着从十点半一直紧闭的大门和墙上的出诊信息,无奈地撇了撇嘴。
她已经坐在这里等了整整一个小时,内分泌科那位副主任医师谷冰没有踏出诊室一步!
可是墙上的出诊信息是她,手机上门诊预约系统也能对应得上,宁朝盈此刻十分疑惑。
作为家里没什么特别关系的学生,她和之前众多学姐学哥及同学们一样,选择直接来心仪导师的门诊蹲人,这对她们来说是一个快速且精准的方法。
上午门诊结束时间是12:00,也许只是里面病人情况太复杂?
宁朝盈很难说服自己相信这个解释。
另一边,元冬今天来医院这边的实验室借用一个仪器,吃完午饭路过内分泌科时,就看到一众中老年人群中那个显眼的粉白色背影。
樱花粉的运动风外套与周围大红大紫的衣服格格不入,她突然有点好奇。
看这姑娘周围也没有老年人,应该不是陪长辈过来的,姑娘本人看起来也不是超重到需要内分泌科干预治疗,那难不成是一型糖尿病?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大可能,毕竟一型糖尿病在年轻人中发病率会更高,更重要的是她们组和内分泌科一位老师合作的课题就涉及此方向。
想到这里,元冬走近观察,这姑娘身上没带什么胰岛素泵,如果真是一型糖尿病的话,是经济问题还是首次发现?
不管是什么原因,她都觉得为了课题了解一下很有必要,大不了浪费一点时间。
于是元冬走到女孩身边,主动打招呼,“你好,可以打扰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