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王殿下!!!"我们甫一上岗,便见到誉王自内院步出至驿馆大厅,他一袭素衣,神情一如往常清俊。
"本王治下,竟有宵小为非作歹,致民心惶惶,动摇社稷,本王决定亲查此案。"
誉王居然要亲自出手???也对,寻到刘平尸体时,他也是亲身确认,看来是个喜欢亲力亲为的主。不过......这工部侍郎家的命案,与前几天的酒缸案是否有关呢......?
"殿下,那歹人心狠手辣,若您亲自查案,恐会成为目标,有性命之忧啊!!"季侍卫长一脸惶恐。我想起誉王那日救我的场景,你这侍卫长还不知道自己主子的武力值?
"季昌,本王不日前方才说过,我无惧宵小。身为郡王,便是要护一方百姓周全。"
"誉王殿下英明!!!"侍卫长当场跪下,高声应道。
"嗯,起来罢。"誉王衣袖一挥,"都随本王先去府衙听案,待案情明朗再择日返回王府。"
誉王一声令下,我们迅速整队,随其步出驿馆。
驿馆门前早已备妥马匹与车驾,官差、护卫、随行内侍一字排开,沉默不语。誉王并未乘轿,而是自行骑马,素白衣袍迎风而动,在晨光之下显得格外冷冽。
街道两旁早已有不少百姓聚集,远远望着我们的队伍,一个个屏息不语。
不是惊恐,也不是欢呼,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静与拘谨,像是知道王爷要为命案出面,人人心底都有一点敬畏,又似乎带着一点说不出口的安心。
我骑在偏后方,正好能看见前方誉王与侍卫长并骑而行的背影。偶有风声掠过铠甲、马蹄敲击青石地的节奏,清脆得像是雨滴在竹叶上落下。
转过一段高牆长巷,我第一次看见了玥洛府衙。
它比我想像中要大得多,也冷得多。主门高悬『玥洛府』三字金匾,笔力沉雄;红漆大门紧闭,两侧立着全副武装的衙役,目光如炬,气势逼人。
高牆之外,能隐约望见其内建筑高低错落,殿堂皆为深青黛瓦、深红牆体,不见丝毫装饰,只有森严与威压。门前的台阶铺着洗得发白的青石板,每一块都被无数人跪过、拖过,磨得边角圆钝。
我们还未靠近,内院便传来三声铜锣声响,接着,一名身穿深青官袍的府丞快步迎出,单膝跪地。
"参见誉王殿下!府尹大人已恭候多时。"
誉王没有下马,只淡淡地开口:"案卷呈上,进内堂说话。"
语毕,他翻身下马,动作一气呵成,应证了顾行舟"殿下善骑射"之说。
誉王与侍卫长、几名贴身侍卫一同进了府衙内院,我的小队则守在了外厅侧廊,随时待命支援调度。
我与案情如此接近,却无权参与这场密会,内心痒得像是有什麽爬过。
顾行舟像是注意到我的躁动,低声斥了句:"苏宁像毛虫一样扭个什麽劲呢?还不站好!"我只得勉强端出个板正身姿,想起小学时被老师罚站。
......没想到不出一会,我的机会居然来了。
一名家丁模样的中年男子,在几个府衙侍卫陪同下,气喘吁吁、神色慌张地朝我们走来,顾行舟注意到了此人,眯了眯眼:"工部侍郎又有何事找我们殿下?"
为首的侍卫拱手答道:"侍郎府急信一封,需转呈殿下。只是殿下正于内堂议事,我等无权擅入。"说罢,他朝那家丁使了个眼色,男人便恭恭敬敬地将一张信封双手递上。
顾行舟顺手接过信封,答了句:'"你们回吧。"然后便转身要进入内厅,又像想起什麽似的,脚步一顿。
"苏宁,还是你去吧,就你那点战斗力,还是送信适合你。"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望他,没想他还朝我点了点头,像是默许。
沈小安代为翻译:"行舟哥其实觉得刘平的案子你表现得很不错,所以这回就成全你了。"
"谢谢顾大哥!!!!"话一出口才发现自己破音,连忙捂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