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凡对于道森的难得走神,有些疑惑。
“我看到琳赛了”,杰米-道森没有收回视线,轻笑道,“在伯班克。”
“我知道,她去探望克莱尔。”
提到琳赛,瑞凡下意识笑了一下。
“就是克莱尔-丹尼斯,之前和琳赛合作过的小演员”,他补充。
“是吗?”
道森的目光顿了顿。
那边一个模样帅气的青年,正全身心地围着琳赛,试图获取她更多的关注。
道森可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来这个男孩的意图。
他眼里带了些打趣的笑意。
“你确定是克莱尔-丹尼斯?”
电话那头,道森的语气飘忽不定。
“好吧,但我记得克莱尔-丹尼斯可不是个男人。”
“更加不是个帅气的男人。”
道森轻飘飘补充。
-
伯班克的大大小小剧组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拍摄工作,但西好莱坞的一幢大厦内的氛围就不那么愉快了。
卡梅隆和他的团队,正和福克斯高层就《泰坦尼克号》的剪辑和发行工作进行讨论。
会议已经持续两个小时,气氛凝重,剑拔弩张。
最初,福克斯高层得知电影成片长达三个小时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去否定。
好莱坞的电影时常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若是电影时长过短、又或是过长,都十分影响影院排片。而院线排片一点受影响,直接遭受冲击的就是票房。
福克斯高层认为,为了更漂亮的票房数据,卡梅隆应该将电影时长缩短。
然而,卡梅隆的态度却异常的强硬。
在福克斯大厦的会议室里,他眉目紧促,坚决不肯让步:“你们想剪我的电影?当然可以,但你们必须先解雇我。你们想解雇我?那也行,你们必须先杀了我!”
卡梅隆在电影制作方面,一向是毫厘必争,更何况这本就该是自己完全拥有话语权的领域。
为了更好的票房去改动电影的时长?简直是个笑话!在这位专业到严苛、甚至是完全不近人情的导演看来,胡乱剪辑只会让原本丰满的故事变成一团糟。
由于卡梅隆那边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福克斯影业不忍已经花出去的上亿投资打水漂,只能再次让步。
当然,卡梅隆也并非是完全不懂得变通。
鉴于福克斯影业的妥协,卡梅隆表示自己愿意放弃身为导演的票房分成利润,只拿自己签下合同时的薪酬。
这样的表态算是给对方提供了台阶,这让福克斯高层对他的感官好了一些,但对于卡梅隆的让利,福克斯影业大方表示:并不需要。
他们作为这部电影最大的发行制作公司,对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和拍摄都十分了解。屡屡上报的负面拍摄新闻、耗资巨大却抱怨不断,过长的电影时长......
公司内部早已经对这部电影做过评定,顶尖的投资,但在票房上,大概率会是一般电影的票房,激不起太大的水花。
既然是这样的电影票房,即使卡梅隆将分成全给福克斯影业,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意义。
反而要是传了出去,华纳影业、派拉蒙影业、甚至是导演圈的人都要嘲笑福克斯影业过于小气,影响后续合作。
会议的最后总算达成一致,福克斯影业高层抱着不看好的态度,再次做出了让步。
虽然过程并不愉快,但卡梅隆对这样的结果十分满意——倒不是为这票房分成。
坦白地说,卡梅隆并不缺钱。
他在导演圈的地位和声望早已经是A-list的级别,早已经靠着自己的才华赚足了十足的财富,不论《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是高是低,对卡梅隆个人的财富而言,这只不过是多和更多的区别。
卡梅隆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对电影的绝对掌控权。
有了福克斯影业的保证,卡梅隆便全身心投入了后期制作的工作中。
不只是剪辑,包括宣传,编曲和配乐,甚至是后期收音效果…卡梅隆都力图做到最好。
在电影配乐方面,卡梅隆决定邀请詹姆斯-霍纳为《泰坦尼克号》的原声带专辑作曲。
他们二人早在拍摄《异形2》中合作过,只是两人性格过于相似,以至于那次合作后二人的关系便极具恶化。
但无论如何,卡梅隆也必须承认,詹姆斯-霍纳才华出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作曲家。
才华横溢的人在卡梅隆这里有着额外赦免权。
他很欣赏霍纳在《勇敢的心》中的作曲工作,几经考虑下,才开口邀请对方和自己再次合作。
卡梅隆的主动邀约诚意十足,加上对方提供的电影片段十分惊艳,这让詹姆斯-霍纳只是略微思索后便同意了这次合作。
他认为,卡梅隆这次的电影,一定会是另一番精彩。
只是让詹姆斯-霍纳有些头疼的是,卡梅隆提出了一个麻烦的要求:不允许电影里出现任何的歌曲,只能有纯旋律。
几乎是听到这个特殊要求的瞬间,霍纳已经能预想到和这位暴君合作会发生的冲突了。
他扶了扶额头,苦笑道:“这艘大船果然是不能轻易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