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的老古板们看不上MTV这样的狂欢奖项,但大家都眼红颁奖典礼在电视台转播的高收视率。
但凡被主持人cue到或者拿了奖的演员都得到了一定的曝光率,更别提媒体和杂志未来几天的新闻热点也会集中在这些演员们身上。
如《洛杉矶看点》、《好莱坞日报》这样发行量较大的娱乐杂志把第二天的篇幅全贡献给了MTV,就连东海岸的好些媒体也不愿意放弃这个热点话题。
不过获奖的演员们固然重要,但娱乐媒体可不是为了干巴巴地提供点儿正经信息的。
像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这样成名多年的演员不必多说,是大家都会报道的对象。
于是西海岸好几家大型娱乐杂志为了不让刊登的内容千篇一律,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了几位年轻的演员身上。
薇诺娜-瑞德分手了没错,但她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看起来郎才女貌。电影里面的乔没能和她的泰迪在一起,可戏外大家都乐意见到他们再续前缘。
基努-里维斯全程和热门新人琳赛-霍克互动频繁,一个帅气英俊,一个美丽动人。虽然有宣传电影的成分存在,但不可否认这对好友看起来匹配极了。
当然,媒体们也没放过基努-里维斯那一直饱受争议的演技。
当年他试镜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就因为长相而直接被签下,选角导演后来接受采访直言:“天,我都不知道他会不会演戏!”
于是本次《洛杉矶娱乐看点》的点评大胆且直接。
——“基努的舌头搞不定的恐怕只有晦涩的台词,在此我诚挚建议影迷们降低对《生死时速》的期待,毕竟那张帅气的脸蛋对着的女主角琳赛-霍克,而不是观众朋友们。”
当然,最让人惊喜的还是瑞凡-菲尼克斯。
业内人士对他的演技期待几乎拉满,但影迷和粉丝们更关注他的个人状态。
瑞凡在《不设限通缉》中的扮相惊艳了许多观众,直至21岁之前,金发蓝眼、温柔纯粹的少年模样一直是许多人认可的巅峰时期,可惜之后的采访和报道中都肉眼可见地少了几份神采。
但这次,他本人呈现出来了难得的绝佳状态。
不只是英俊帅气的长相,举手投足间也既有着少年人的飞扬又夹杂着成熟的沉稳和魅力,像是真正经历了凤凰涅槃。
《西海岸热点》本次的主笔人半点没有吝啬对瑞凡的偏爱,“好莱坞宠儿”、“年轻的威尼斯影帝”、“天赋绝佳、这些词语几乎组成了整篇文章。
结尾处,这位大胆无畏的编辑在收集了一系列让人脸红心热的dirty talk后,公开表示,“Jesus,如果他能愿意的话,我保证立马把自己邮寄到他家门口!”
当然,被大肆夸赞的威尼斯影帝本人并没有亲眼读到这篇让人脸红的文章。
报道发行的当天,瑞凡就飞去了新奥尔良。
以上报道是女友事后特地打电话告诉他的,还附带了一连串语气调皮的模仿秀。
-
琳赛今天起得很早。
《独领风骚》剧组的合约前两天已经敲定。剧组公开的投资成本是1200万美元,文森特凭借自己的口才和人脉把琳赛的合约提到了80万。
这个数字虽然和好莱坞的A-list演员们相比着实有些不够看,但和她之前的片酬相比几乎翻了个倍,已经算是个进步了。
也是在签订了合约后,文森特才有心情对自己的新客户透露一些幕后消息。
派拉蒙影业原本并不看好一部这样的电影,因为它只是一个关于年轻女孩的故事,没有疾速奔驰的机车,也没有惊险刺激的枪战,甚至连男主角都没有太大的亮点。
这意味着仅有巴里-伯格的支持并不太够,他们需要一位话语权更大的制片人加入。
于是在几个电影人的聚会上,艾米-海克林带着剧本找上了派拉蒙首屈一指的金牌制片人斯科特-鲁丁。
斯科特-鲁丁原本是福克斯影业的高管,后来跳槽到派拉蒙转任制片人,凭借《亚当斯一家》一战成名,后来又投资了汤姆-克鲁斯的《糖衣陷阱》,获得了年度第四的优异票房。
艾米不愿意让心血白白流失,花费几番口舌之下,最终让斯科特同意说服公司投资这个小妞电影。
当然,文森特在其中也做了不少的周旋。
苏珊给琳赛泡了一杯黑咖啡,提醒她今天的日程安排。
“上午你需要和服装设计师莫娜-梅见面,确定尺码和服饰的细节,之后会有剧组见面会,所有的主演们都会到场。”
琳赛边去衣帽间边回答,“我明白了。”
既然是讨论时装和穿搭,那要做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换上几十套服装的准备。
琳赛换上一件休闲米色针织毛衣,下半身则配了一条红色格子裙,白袜,中跟黑皮鞋。
苏珊看着她,莫名地想到了时尚杂志写的“不费力的时髦感”。
“不化妆了吗?”
她问。
“不用了”,琳赛对着镜子转了一圈,“以免待会儿化妆品沾到衣服上。”
苏珊点点头。
她的五官优越,皮肤也很好,不化妆反而更加生动美丽。
琳赛的早餐是一杯咖啡加上两个水煮蛋,苏珊的则是淡奶油吐司、煎鸡蛋和牛奶,她暂时还接受不了没什么味道的水煮蛋。
简单收拾后,苏珊开车将琳赛送到了约定的地点。
服装设计师莫娜-梅留着长褐发,看起来脾气很温和。但在涉及自己的专业和领域时,她不自觉地就加快了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