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周五。
下课铃一响,姜英就急忙拉着陈依安去会议室,火急火燎地说:“我们早些去,就能早些面试了。”
理是这么个理,可陈依安觉得如果不是特别出众,在最前面很容易被淘汰,毕竟面试官可能想着下一个更好。
但姜英觉得越早越好,自己的水平就摆在这儿,过了最好,过不了也没法子,重在参与嘛!
陈依安抵达会议室的时候,果然人没有太多,也可能是第一轮筛了不少人。她往会议室里瞟了一眼,果然又看到了时珩。
“时珩又是面试官诶。”姜英一看到了,小声说:“不能让时珩面试我,我一定会更加紧张的!”
“你参加广播站选拔不就是为了和时珩一起?”陈依安毫不留情的揭穿姜英的想法。
姜英哈哈大笑,不太好意思地说:“你知道就行了嘛,不要说多出来,多难为情呀。”她说着还捂起了脸,少女娇羞模样。
陈依安无奈摇头,自从和时珩一个班,也没见姜英和时珩说过两句话。这也许就是她所说的“偶像式的喜欢”吧。
由于来得早,她们只排了一会儿就到了。
进去是按照顺序来的,轮到陈依安的时候,她看着轮到自己的面试官是时珩这一组时,她一紧张,慌不择路地拉住姜英,想要跟她换一下。
“不行不行,对着时珩我会紧张死的!”姜英拒绝的很简洁,还顺手把陈依安往前推了推,说:“你去你去。”
陈依安只好在时珩面前坐了下来。
二轮面试是三位面试官,时珩坐在左边,中间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女生,看着有些严肃,她清了清嗓子,说:“这里有三篇稿子,你选一篇。”
陈依安没去看时珩,而是低着头,快速地选了一篇她觉得比较好看的文章。
“这一篇。”
“你试着念念,尽量要有播音的感觉。”女生说。
陈依安深呼吸一口气,拿起稿子开始念。
整篇念完之后就进入打分环节。
陈依安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中间戴眼镜的女生举了个“X”牌,而右边的女生则举了个“?”。
这应该是一个通过,一个不通过的意思,陈依安看向迟迟没有举牌子的时珩。
她也不知道自己念的好不好,但好在她没有很紧张,声音也没有颤抖。
时珩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举了“X”牌。
“不好意思,你没有通过。”戴眼镜的女生说完就低下头在名单上划了一下,然后抬头说:“下一位。”
陈依安站起身,不知道为什么,她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她看向和自己差不多同一时间面试完的姜英,和她一起出去。
“没过。”姜英唉声叹气的,拉着陈依安的手,左右摇晃。
“我也没过。”陈依安说。
“可是,我拿到了三个叉,整整三个啊!我还觉得我念的挺好的,感情丰富,口齿清晰,对吧?”姜英越说越心塞,“对了,你呢?”
“两个叉。”陈依安回答,“这个是要三个人都通过才行吗?”
“不是,只要拿到两个人的通过,就可以进入最终面试了。”姜英解释说。
那她只差时珩这一票了。陈依安想了下,她也没多在意,反正也只是陪姜英来的,再加上她本身也没多么专业,不过很正常。
“走吧,该回去了。”陈依安说。
姜英撇撇嘴,不太开心地说:“我回宿舍了,我妈找了个学校附近的补习班,我以后周末都要在学校了,哎。”
陈依安也不好多说什么,和姜英告别后就准备出校门回家。
她每次放学后都直接往回家的方向走,但今天去广播站面试费了不少时间,她肚子有些饿了,周围还有阵阵飘香。
一时之间她没忍住朝左边走了去。
左边走过去是一条商业街,但这条街里基本上都是学生,又恰逢周五,商业街挤满了学生。
陈依安看了看,除了燕临的学生,这里还有别的学校的学生也在。在一排的商铺、街道两边的小推车中,陈依安一眼就看到了车轮饼。
她走到车轮饼摊前,跟摊主阿姨说:“阿姨,我要一个抹茶红豆的和紫薯。”
“好嘞,五块钱。”
陈依安扫码付了钱,就站到一旁等待着。
等了十来分钟,她才拿到自己的车轮饼,吃了一口,她眼前一亮,还真的挺好吃的,不比她在南省吃的差。
她往回走,走到校门口的时候,刚好时珩从学校出来,且朝着自己走来了。
陈依安脚步一滞,站在了原地,看着时珩走到自己的身旁。
“一起回家。”
时珩说的很随意,看样子真的只是顺路罢了。陈依安点头答应,还不忘把袋子里另一个车轮饼拿出来,递给时珩。
“吃吗?”
时珩看了眼,接过车轮饼,说了声“谢谢”。
“不用。”
两人沉默着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