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星芒下的友谊守则 > 第51章 墨香中的静谧时光

第51章 墨香中的静谧时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一假期的第三天,清晨的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且细腻地洒落在刘晓悦家的书房里。那光斑如同灵动的精灵,在书房的地面和书桌上跳跃。刘晓悦悠悠转醒,慵懒地伸了个懒腰,惺忪的睡眼在触及窗外湛蓝天空的瞬间,顿时焕发出光彩。想到今天又能全身心地沉浸在书法的世界中,她的心情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格外舒畅。

简单洗漱过后,刘晓悦精心挑选了一件宽松的棉质长衫穿上。这件长衫有着淡雅的色调,上面若有若无地印着几缕墨竹,与书房的氛围相得益彰。她踱步走进书房,书房不大,却像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一面墙上满满当当地挂满了她平日里临摹的书法作品,行书如行云流水,笔画之间尽显灵动与飘逸;楷书则端庄大气,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严谨与规范。书桌上,笔墨纸砚整齐排列,仿佛是等待将军检阅的士兵。这些文房四宝,每一样都被她精心呵护,砚台上没有一丝灰尘,毛笔的毛整齐而顺滑,宣纸散发着淡淡的纸香。

刘晓悦走到书桌前,像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她先用一块柔软的布轻轻拂去砚台上本就不多的灰尘,动作轻柔而虔诚。随后,她小心翼翼地将宣纸平整地铺在桌上,手指轻轻抚平宣纸的褶皱,感受着宣纸细腻的纹理。这纹理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又像是在诉说着即将被赋予的独特使命。

她缓缓打开墨汁瓶,刹那间,一股浓郁而醇厚的墨香瞬间弥漫开来,充斥着书房的每一个角落。刘晓悦深吸一口气,让这墨香沁入心肺,仿佛在与古老的文化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她拿起毛笔,那毛笔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她将笔尖轻轻探入砚台,缓缓转动,感受着毛笔一点点吸饱墨汁,变得饱满而厚重。此时,她微微闭上眼睛,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字体结构和笔画形态。这部经典楷书作品,她不知临摹了多少遍,但每一次都希望能在笔画的细节处理上有新的感悟,仿佛在探索一座无尽的宝藏。

刘晓悦悬起手腕,气息沉稳。笔尖轻轻落在宣纸上,第一笔“点”沉稳落下,墨汁在纸上缓缓晕开,恰似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微妙的涟漪。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紧紧盯着笔尖,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与这张宣纸。随着笔画的延伸,她的手臂自然而流畅地移动,每一个动作都协调得恰到好处。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环节她都一丝不苟。写到横画时,她刻意放慢速度,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毛笔与宣纸之间那微妙的摩擦力,力求线条的挺拔与稳健,仿佛在践行着那句“横画要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的书法口诀,努力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时间在墨香的萦绕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一幅作品已完成大半。刘晓悦停下手中的笔,轻轻放下毛笔,后退几步,仔细端详着已写好的部分。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对完美的执着追求。她发现其中一个“之”字的捺画略显生硬,不够舒展,仿佛一只尚未完全展开翅膀的鸟儿。“这里的笔法还是不够熟练,转折处的力度把握得不够精准。”她轻声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对进步的渴望。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拿起另一张宣纸,重新书写这个字。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尝试着调整用笔的力度和角度。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要与这个小小的笔画较上劲。渐渐地,这个“之”字开始有了变化,捺画如一波三折的江水,流畅自然,韵味十足,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