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丽商谈完,辛卿收拾了一下两人的东西,准备去商超买点菜回家做晚饭。
“你让林丽来管这边的事情,那边的咖啡馆怎么办?”
“我准备让郑北管咖啡店的事情,再招几个人吧。”吴意拉着辛卿走到路边的柳树下躲避盛夏的阳光,“他有意参加秋日的咖啡拉花比赛。”
“吴老板手下能人挺多啊。”
“哪有,大家都是图口饭吃。”
不知不觉间,两人走到了城市公园的入口处,里边围着许多的年轻人,吴意垫脚看了看,“好像是一个文化市集,我们进去看看。”
文化市集体现着当下年轻人新的文化消费形态,在这里既可以购买经典的文学著作、可爱灵动的手工艺品,也可以看到传统的非遗作品、二次元的周边独创,漫步其中既能放松身心,也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味。
吴意随着人流往前走,被一个剪纸摊位上面摆放的精美图纸吸引了眼球,“老板,这幅怎么卖?”
摊位老板见有生意上门,立刻热情的招呼,“这幅「双喜图」售价500元。”
吴意拿在手中的是一幅花鸟和书字相结合的白底红色的剪纸作品,线条灵动的两只喜鹊衔着一张囍字站在枝头,喜庆又不失精美巧妙。
吴意细细地摩挲着镜框,“小时候听我妈说,结婚的时候要请‘剪花人’到家中剪纸,或当作嫁妆或当做礼品,祈求人丁兴旺、生活美满。”
“小时候邻居家的姐姐结婚我见过,一开始是夫妻两人的剪纸人像,后来家中添人了是一家三口的剪纸人像……慢慢更新叠加,家中摆台镶嵌的相框越大,表示这家越是人丁兴旺,家庭和睦。”
吴意将这张剪纸递给辛卿,眼中荡着伤怀之色,“我不会剪,也不会有人为我剪了,今天补给你一个。”
辛卿握紧了手中的东西,偏头询问摊位后面的老板:“老板,你这里可以剪人像吗?”
“可以。”
辛卿一把搂住吴意的肩膀,安抚地轻拍后背:“我们想剪一个双人的人像剪纸,大概多久?”
“四十分钟左右吧。”
吴意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坐在了凳子上,摊位老板拿着一张红色的剪纸,正对着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扭动着手中的剪刀,不一会儿两人的轮廓雏形就出来了。
“可以放松点坐着,聊聊天什么的都可以,保持面部冲我就行。
吴意看着摊主灵活的动作,恬淡的开口交谈,”这些都是你的作品吗?”
“是的,我没课的时候就喜欢做这些,一是磨炼自己的手艺,再一个卖出去还能赚点生活费。”
“你还是学生啊!”吴意发出惊讶不已的声音,“那你这没个十年的功底,都剪不出来这么精巧的作品。”
摊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我奶奶是非遗剪纸的传承人,我从小跟在她身边长大,七八岁的时候就自己拿着剪刀瞎比划,长年累月下来也算是看得过去,但是跟我奶奶剪的作品是比不了的。”
“现在有这种手艺的能人很少了。”
“是啊,很多人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都放弃了。”
“我奶奶这一生收了很多的徒弟,但现在只有一个了……很多人学着学着就放弃了,而且现在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反过来在逼着非遗文化加速死亡,大家过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会渐渐失去感受传统文化的能力。”
摊主放下剪刀,将手中的红色剪纸小心翼翼的展开,“好了,两位看看满意吗?”
吴意低头看着摊主放在白底上的人像,“满意。”
“那我帮你用相框裱起来。”
吴意观察着他装裱的动作,随意的开口:“你有考虑过将这些作品寄放在一些文创商店售卖吗?”
“考虑过,但基本没有人愿意,不太好卖。”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愿意提供地方。”
吴意将兜里装着的门店名片放在了桌子上,说道:“我有一家刚开业的书店,计划在书店内辟一个角落售卖文创商品,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愿意为你提供这个位置。”
“我考虑考虑。”
吴意接过他装裱好的作品,走之前指了指桌上的名片,“想好了可以直接来店里找我,当然也欢迎你来门店实地考察。”
走远了之后辛卿开口说道:“放在店里也不一定有人购买。”
“我知道,但是辛教授,只要有一个人购买他的作品,这份文化传承就不会断掉。”吴意用肩膀撞了一下一本正经的辛教授,调皮的补充道:“就当是日行一善了。”
“你啊你……就是太心软。”
“走啦……前面好像有人在唱歌,我们也去看看。”吴意朝身后的辛卿招手,往前面的音乐现场走去。
两人拉着手穿过熙熙囔囔的人群,临时搭建的中心舞台上几个年轻人在演出,音乐伴奏一出来,下面的红男绿女就跟着熟悉的旋律轻轻摇晃。
吴意跟着台上的演唱挥动着手臂,周遭喧嚣躁动,但辛卿一字不差的听见了吴意的声音,“请你为我再将双手舞动,我会知道爱在哪个角落……”
吴意清晰温柔的声线直抵心灵深处,吴意跟随台上的节奏轻轻演唱,但他在转头望向辛卿的瞬间改变了歌词中的一个字。
“我会知道爱在哪个角落……”
这是大庭广众下,吴意第一次如此直白的表达对自己的爱意。
此刻,万物皆是过客。
此刻,我眼前的景色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