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派对后的日子,像缺了关键音符的爵士乐,虽仍在继续,却总透着股难以言说的不和谐。苏璇毫无预兆地消失,宛如一阵风,吹过便了无痕迹,却在我心底搅起层层涟漪。
律所里,忙碌是常态,而苏氏集团的药企侵权案,更是将这种忙碌推向极致。办公室宛如一座文件堆砌的堡垒,墙壁上贴满了案件要点,白板被各种分析图表占据。团队成员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工蚁,在数据与法条的迷宫里穿梭。
“刘组长,这份证据关联性报告你看看。”助手小李把一叠厚厚的文件重重地放在我桌上,“对方在数据引用上似乎有漏洞,但又做得很隐蔽。”
我揉了揉太阳穴,看着那堆文件,仿佛看到了苏璇在会议室里严肃又专注的模样。“行,放这儿吧,我一会儿仔细研究。对了,上次让你查的那份技术专利时间线,有结果了吗?”
“还在跟进,有些资料获取起来有点麻烦,不过应该快了。”小李挠挠头,匆匆离去。
与苏氏集团法务部进行线上沟通时,我紧盯着屏幕上法务人员的脸,犹豫再三,还是趁着讨论间隙,看似不经意地问:“最近没见苏总参与,是有其他安排吗?”法务负责人顿了一下,回答道:“苏总回总部了,后续的案件推进,相关对接可能会有变动。”听到这话,我表面上神色如常,应了句“好的”,可心里却像是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此后,思念如同暗处滋生的苔藓,无声却迅猛地蔓延。在律所,当我埋首于如山的文件,试图从繁杂的证据中找出关键线索时,苏璇的身影总会悄然浮现。恍惚间,她似乎就坐在对面,专注地听我分析案件,眼神里透着理解与支持。
有一次,我在办公室对着电脑上的案件文档愁眉不展,喃喃自语:“这部分证据要是能找到原始实验记录就好了,可对方藏得这么深,从哪儿突破呢?”这时,隔壁工位的老王探过头来:“小刘,要不从他们合作的科研机构入手?说不定能挖到点东西。”我眼睛一亮,“有道理啊老王,我怎么没想到,就从这儿查!”可脑海里却又闪过苏璇的脸,要是她在,会不会也这么说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独自走在下班的路上,路过那家我们常去的酒吧。酒吧的招牌灯闪烁着暧昧的光,透过橱窗,能看到里面熟悉的场景。曾经,我在台上演出,目光总能在人群中轻易找到苏璇,她安静地坐在角落,是我每次表演时心照不宣的期待。此刻,酒吧依旧热闹,可那个熟悉的角落却空无一人。
走进酒吧,我习惯性地走向那个角落,坐下后点了一杯Bloody Mary。酒液在杯中轻轻摇晃,红色的液体映照着酒吧昏黄的灯光,仿佛又看到了苏璇坐在对面,我们相谈甚欢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