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佟佳贵妃要长寿(清穿) > 第36章 爱武器的公主

第36章 爱武器的公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伊尔哈放下朱笔,将女儿抱到膝上,轻轻抚平她皱成一团的小脸:"昭宁想做更好的火铳是不是?"

昭宁用力点头,眼睛里闪着不甘心的泪光。

"可是要做出更好的火铳,得先学会很多东西呢。"伊尔哈指着书案上的《千字文》,"就像这些字,昭宁要是都认得了,就能看懂南大人送来的图纸,还能读那些讲火器原理的书。"

见女儿还是一脸不情愿,伊尔哈从多宝阁取下一本烫金的《武备志》:"你看,这里面记载了好多厉害的火器,可要是不识字,就永远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昭宁的小手轻轻抚过书页上精美的插图,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那...那我现在就学写字!"她跳下母亲的膝头,抓起毛笔就往纸上画,"皇额娘快教我!"

伊尔哈看着昭宁歪歪扭扭写出的"火"字,不禁有些头疼。她自己虽通文墨,却从未正经教过孩子习字。正发愁时,端静公主闻讯赶来,信心满满地揽下了教导妹妹的差事。

"来,姐姐教你!"端静握着昭宁的小手,在纸上写下几个漂亮的蒙古文字,"这是'火'的蒙文写法..."

昭宁眨巴着大眼睛,困惑地指着纸上的文字:"可是姐姐,南大人送来的图纸上都是汉字呀..."

端静一时语塞,她一直被苏麻喇姑教导蒙文和蒙古各部关系,对汉字的掌握倒是不多,反而教不了妹妹。姐妹俩大眼瞪小眼,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消息传到毓庆宫,太子胤礽立刻上了心。第二日清晨,他就拉着康熙的衣袖恳求:"皇阿玛,昭宁妹妹想学汉字做火铳,您派个嬷嬷教教她吧!"

康熙被缠得没法,笑着点了点太子的鼻尖:"你倒是会为妹妹着想。"沉吟片刻后道,"苏嬷嬷通晓汉学,又曾在钦天监伺候过南怀仁,就让她去吧。"

苏嬷嬷到永和宫那日,不仅带来了文房四宝,还特意准备了一套《幼学琼林》的插图本。她将火铳的零件摆在案几上,每教一个字,就指给昭宁看对应的部件:"这是'铳管',这是'扳机'..."

昭宁学得出奇地认真,小手指着图纸上的字,一笔一画地临摹。

永和宫的西暖阁里,昭宁的小书案上堆满了图纸和字帖。

晨曦刚透进窗棂,就能看见她小小的身影伏在案前,一笔一划地临摹着"燧发机"、"转轮"这些复杂的字眼。

连平日里最爱的木工活都暂时搁置了,那些半成品的零件被整齐地收在锦盒里,等着她学成归来再继续。

"妹妹,这个'膛'字要这样写。"胤祉坐在昭宁身旁,耐心地纠正着她的笔顺。

这位三阿哥自幼嗜书如命,如今见妹妹突然对学习如此上心,竟比得了新玩具还高兴。

兄妹俩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认真跟着苏嬷嬷学习,连用膳都要宫人三催四请。

而在庭院里,胤禛正带着五公主和刚会走路的胤祺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用昭宁之前做的小木铳打纸团,在花丛间设了靶子比赛。

偶尔胤祺跌倒了,五公主就会像个小大人似的跑过去扶他,还学着伊尔哈的样子给弟弟拍打衣服上的尘土。

"三哥!这个字我写对了吗?"昭宁清脆的声音从窗内传出。

胤禛抬头望去,只见妹妹举着写满字的宣纸,小脸上满是期待。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衬得那双专注的眼睛格外明亮。

……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大半年,伊尔哈就注意到胤祉的情绪明显低落了下来。往日里那个会主动陪昭宁习字、兴致勃勃讲解《千字文》的小男孩,如今只是蔫蔫地坐在一旁,连翻书的动作都显得心不在焉。

这天午后,伊尔哈特意将胤祉叫到跟前,轻轻抚着他的发顶问道:"三阿哥最近怎么不爱和妹妹一起读书了?"

胤祉低着头,小手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儿臣...儿臣..."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只摇了摇头。

伊尔哈见状,便让人请来了荣妃。荣妃匆匆赶到永和宫,听完伊尔哈的担忧后,也是一脸困惑:"臣妾也发觉这孩子近来食欲不佳,夜里还常说梦话..."她犹豫片刻,"莫不是...想去上书房了?"

"上书房?"伊尔哈微微一怔。确实,胤祉已经六岁了,按规矩是该进学的年纪。这些日子他陪着昭宁习字,怕是把这份心思压在了心底。

正说着,窗外传来胤祉的读书声。伊尔哈循声望去,只见小男孩独自坐在廊下,捧着本《三字经》大声诵读,那模样分明是在模仿上书房里阿哥们的做派。阳光照在他单薄的背影上,竟显出几分落寞。

荣妃的眼圈顿时红了:"这孩子定是见大阿哥和太子日日去上书房,心里羡慕..."

伊尔哈轻轻叹了口气。她这才明白,原来胤祉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想像真正的学子那样,正正经经地进学。永和宫里妹妹主要对着武器相关的书学习,他有点兴致缺缺。

伊尔哈轻轻握住荣妃的手,温声劝道:"妹妹不必忧心,这是好事啊。"她指了指窗外正襟危坐的胤祉,"你瞧三阿哥那认真的模样,小小年纪就这般好学,皇上知道了定会欣慰的。"

见荣妃仍有些犹豫,伊尔哈又笑道:"五岁开蒙也不算早了,"她替荣妃理了理鬓角的碎发,"皇上最重皇子教育,见孩子主动要求进学,高兴还来不及呢。"

伊尔哈推开窗,只见小男孩捧着书站在海棠树下,晨光透过花瓣洒在他身上,衬得那小身影格外挺拔。荣妃望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终于点了点头。

"去吧,"伊尔哈轻推了她一下,"趁皇上今儿心情好,现在就去说。"她眨了眨眼,"你若是害怕就说是我让你去的,保管皇上不怪罪你。"

荣妃感激地福了福身,转身时裙角带起一阵微风。

……

康熙的旨意很快传遍紫禁城,内务府立刻忙碌起来。荣妃得了消息,欢喜得连午膳都没用,就带着宫女们翻箱倒柜地准备起来。

上好的松花砚、紫毫笔,还有特意从江南采买的澄心堂纸,一应文具都挑最精致的备齐。

"惠姐姐,"荣妃亲自来到延禧宫请教,"阿哥所的床帐该用什么料子?夏日里是用竹席好,还是玉簟好?"

惠妃见她这般郑重,不由得笑道:"你如今协理六宫,要什么好东西没有?"说着还是细细指点起来,"竹席透气但易生虫,还是用苏州进贡的冰丝簟妥当。

枕囊要备两个,一个装菊花明目,一个装茉莉安神。"

有了惠妃的经验之谈,荣妃准备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她这两年执掌宫务,各处的管事太监听说是三阿哥要用,无不尽心尽力。

尚衣监连夜赶制了四季衣裳,连袖口的云纹都绣得一丝不苟;膳房的总管亲自来问阿哥的口味,拍着胸脯保证每日的点心不重样。

"到底是荣主子有脸面,"老嬷嬷一边给衣物熏香,一边感慨,"当年惠妃娘娘准备大阿哥的物件时,可没这么顺当。"

荣妃抚摸着给儿子新做的书包,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又往里面塞了包昭宁最爱吃的松子糖:"三阿哥去了上书房,还得常回来看看妹妹才是。"

消息传到永和宫时,昭宁却瘪着小嘴,眼泪汪汪地扯着伊尔哈的衣袖:"皇额娘,三哥去了上书房,谁陪我读书呀?"

伊尔哈轻轻擦去昭宁脸上的泪珠,柔声哄道:"傻丫头,你还有四弟、五弟呢。等他们再大些,不都能陪你读书玩耍?"

她指了指窗外正和五公主玩九连环的胤禛,"瞧,四阿哥现在不就常来找你讨教木工活?"

昭宁抽抽搭搭地往窗外望了望,小脸上的愁容总算舒展了些。

伊尔哈趁机往她手里塞了块桂花糖,又指着桌上未完成的木铳图纸道:"等你把这些都研究透了,说不定还能教弟弟们呢。"

待昭宁破涕为笑,又跑去摆弄她的零件时,伊尔哈望着女儿专注的背影,心中却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比谁都清楚,昭宁走的这条路有多特别——在这深宫之中,一个痴迷机械的女儿家,终究会与寻常闺秀渐行渐远。

"娘娘在想什么?"琉璃轻声问道。

伊尔哈摇摇头,目光落在昭宁刚写歪的"枢机"二字上:"只是忽然觉得...这孩子将来怕是要耐得住寂寞。"

那些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往往要在漫漫长夜中独自摸索,"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先让她高高兴兴地学吧。"

窗外的春光正好,昭宁正兴高采烈地向胤禛演示她的新发明。伊尔哈抿了口茶,将那些遥远的忧虑暂时压下。

至少此刻,永和宫里还回荡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这就够了。至于将来...将来的事,就交给时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