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我给公主画个斗蛊虫的图面!”
雕版师傅:“这次用紫檀木!防虫!”
突然有人弱弱举手:“那个……岭南话本里常写“情蛊”,公主打算试试吗?”
全场寂静。
而此时的黎府后院,格外恬静,因黎家世代簪缨,门第高贵,府邸华丽典雅。
粉墙黛瓦连绵不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除了……
池水旁种着一排黄澄澄的枇杷树,显得有点奇怪以外。
(作者:没办法,某人爱吃嘛……)
黎扶宁垂眸在院中批阅公文,景文拿着一叠书信走了进来。(注:景文是黎扶宁从小到大的书童)
“公子,这是醉仙斋刚出的消息”景文将手中的信纸递了过去。
他指尖一捻,纸张展开:
【金枝先生下一站——岭南!!!敬情期待
《岭南异闻录:从荔枝吃到蛊虫的奇幻之旅》
(副标题:如何活着回来)】
他眉间微蹙,岭南近来流寇猖獗,官道上的马帮上月刚劫过官盐,若贸然前往……
他提笔蘸墨,在一旁边角写下一行小字,:“让人换上商队服饰,三日内将马帮除净。”
景文迟疑:“大人,是否要告知……”
“不必。”
他打断景文,将纸条凑近烛火。火焰烧过“金枝先生”四字时,他眼底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
“她既想去岭南玩,那就让她去吧,正是爱玩的年纪”声音里带着满满的宠溺。
三天后——坤宁宫
宋仁宗倚在软榻上,一边吃着荔枝一边慢悠悠地翻看《山河风物志》扬州篇。
“皇后,你还别说咱们女儿这书写的真不错,朕下次也带皇后去扬州转转去……”
“是啊!公主如今是大宋最出名的话本先生,尤其是公主的《大宋风物志》更是一本难求啊!”
一旁的郭公公将荔枝耐心去壳,边夸赞。
正翻到:【金枝先生下一站:岭南!!!敬情期待:
《岭南异闻录:从荔枝吃到蛊虫的奇幻之旅》
(副标题:如何活着回来)】
“宁儿要去岭南?”
仁宗拿起一旁的蜜饯,扔进嘴里,慵懒问道。
侍立一旁的密探躬身:“回陛下,公主今早已启程。”
宋仁宗点点头,又翻过一页:“那丫头带了多少护卫?”
“醉仙斋全员,以及车夫一名。”
“哦。”
宋仁宗漫不经心地应了声,目光仍停留在书页上,“朕记得岭南最近是不是闹流寇来着?”
郭公公偷觑皇帝神色,小心翼翼道:“是,商道上尤为猖獗...”
“哦。”
宋仁宗突然笑起来,“扶宁那孩子该头疼了。”
他合上书册,随手扔在案上,脸上带着看戏般的愉悦:“去,把朕那套《岭南志异》找出来,等宁儿回来对照着看。”
(圣意了然:根本不用吩咐,有人自会安排好一切。)
皇后执着团扇,冷眼瞧着悠闲翻书的皇帝。
“官家,就这般放心宁儿去岭南?”
她指尖一用力,扇骨"咔"地轻响,声音不悦。
“那丫头就带了几个人,若遇上流寇可怎么好……”
宋仁宗头也不抬:“怕什么,扶宁肯定要跟去的,还能去替朕收拾一下那边的贪官,那边偏远,朕平常也管不到那,扶宁去了还能替朕处理下朝务。”
“官家倒是心宽。”
皇后冷笑,“人家扶宁连人都调了三队,沿途驿站全换了亲信,连厨子都备了三个。”
“您这个当爹的倒好,就打算送本破书?”
宋仁宗一脸无辜:“皇后此言差矣。”
“朕送的那是《岭南志异》孤本、孤本!价值连城呢!黎老头找朕借,朕都没舍得给,怎么能是破书呢!”
“呵。”
皇后团扇一指窗外:“您女婿今早离京时,可是连您女儿惯用的安神香都带上了。”
“听说还特意找了岭南厨子,就为让她尝口地道的荔枝肉。”
宋仁宗眨眨眼,脸上羞红:“朕...朕赋予的是精神慰籍!”
皇后气笑了:“是啊,您女婿为了哄您闺女高兴,连剿匪都剿出花样来了”
“还飞鸽传书说,要把流寇头子捆成粽子给公主当游记素材!就只有您女儿那小没良心的才啥都不知道!”
“每年他去哪,扶宁跟到哪,清贪官清到哪,反倒是便宜官家了……”皇后无语的朝皇上翻了个白眼。
(宋仁宗小声嘀咕:“这不是挺用心的......”)
宋幼宁的马车驶出汴京,原以为会是一趟艰难跋涉的旅程。
结果却顺利得不可思议!!!
官道平整如新,连个石子都少见,仿佛有人提前清扫过。
中途驿站热水热饭,永远备好,掌柜一见她就笑:“上房给您留着呢!”
渡口船只恰好启航,船老大搓着手:“贵人来得巧,最后一间舱房刚空出来!”
春桃捧着新鲜的水果感叹:“公主,咱们这趟也太顺了,这管道上没传闻中的波折啊!”
宋幼宁咬了口荔枝,甜汁溢了满口,眯眼望向远处山峦。
不,这绝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