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一走,北静王府老太妃立刻把水溶叫过来细细查问,到底太子是从什么时候想着跑北静王府布局。水溶笑道,打贾家第一次给元春姑娘递口信,欢迎她回家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把一切尽在掌握中,也早早筹划好了,并已经与皇后那边打了招呼。
皇后只有这一个儿子,是母凭子贵,况且元春又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十年来安分守己,认真读书写字处理公务,也从未像其他人一样只盼着早早爬到龙床上去。皇后对她向来是有几分怜爱,后来又知道她与太子两个人心生爱慕,到底拗不过儿子,不能为这事与儿子离心,所以也答应出宫之后给他们两个指婚。
皇帝那边眼前的莺莺燕燕都照顾不来,元春又从来都是躲着的,皇后说起来,他几乎都没有印象,这也难怪,宫里的女人太多了,逢迎他的女人也太多了。皇后只说道:“贾家也是功勋之家,嫡女做太子妃也做得上。”这是要揭过进宫的事情不提。皇帝也深以为然,一个侧妃倒也罢了,若是明媒正娶太子妃,再把以前的事情翻来覆去的说多没意思。既然太子喜欢,就应了就是。再说皇后也称赞这女孩子性格坚韧聪慧,自然是错不了的。
黎胜这日正在与林之孝一起算账,上一回让清理老家人,林之孝也厉害,没弄得鬼哭狼嚎,也拿回来了两万八千两银子。黎胜见了很满意,却又笑道:“我这些银子都存不住。”林之孝忙道:“老太太可是看中了什么?”黎胜便说道:“这笔银子谁都不能动,留着给元儿办喜事。”
林之孝听了也很惊喜,说道:“大姑娘有主了?”
黎胜非常满意的笑道:“有了。”正要说什么,只听得琥珀急匆匆进来传话:“太子爷来了,老爷要去陪,太子爷说一概不用,想来见老太太。”
黎胜听见太子来,想着此事定了。便笑道:“既然太子爷亲临,老身也得去迎一迎。”林之孝听见太子,哪里不想看这个热闹,老太太连忙叫他先退下去。
黎胜将太子带进花厅,请他上座。太子想了想,依旧是在下首找了位置坐下来,黎胜也不能逾矩,只好也在下首找了位置坐下来。太子身边只带了一个人,见黎胜这边一个人没有,想也知道是懂得他的来意。
“明天指婚太子妃的圣旨过来,十日之后正好是吉日,孤与元儿成礼。”太子说罢,“元儿的嫁妆由宫里出,元儿的聘礼孤已备好一百八十抬,明天跟着圣旨一起送到府上。”
黎胜听了眉开眼笑,简直老怀宽慰,只连连点头不提。
太子见老太太高兴,忍不住让她更高兴一点,因为在一切的事情中他比谁都看得清楚,这个老太太是最真心疼爱元春的人。于是他郑重执子弟礼:“老太君对元儿的养育教导,孤铭记在心,一百八十抬聘礼是孤赠老太君的,元儿以后就是太子府的主母,一应都有孤照应,老太君尽管放心。”
黎胜虚扶他一下,然后方笑道:“我们做老人的,也只挂念孩子过得好不好。如今元儿有了太子爷的眷顾,我们心里十分感激,望你们夫妻和谐,万事顺意。对皇上和娘娘的恩德,我们贾家一门上下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第二日,圣旨降临,元春自当接旨谢恩。阖家轰动,因为婚期定的日子这样紧,尤氏、李纨、凤姐、水滢忙的不可开交。黎胜还在说着,太子与我老人家说了,嫁妆都是宫里出,咱们又忙什么,再有的东西能有宫里的好?
尤氏笑道:“好祖宗,即便不为嫁妆,太子妃从咱家里出门子,也得置办置办,怎么个铺叠法,太子爷也让内务府来人说了,我们且得归置呢。”
黎胜听了,这才说道:“可是我糊涂了,是太子定的日子也急了些。”匆匆忙忙的,十天之后就成礼。若不是他着人送来礼服冠带,这些要备起来可得时候。幸亏元春一回来,黎胜就让绣房给她制了新衣裳准备出嫁,只不过是太子妃的衣裳,是不是另有规制?罢了,这些事情让元春以后自己操心吧。
太子娶正妃的消息自然很快的传了出去,这下子贾家真了不得了。贾蓉娶了一个郡主,大家还在感慨,谁能想到贾家大姑娘,还是入宫十年被罢黜回家的老姑娘,竟然成了太子妃!太子妃是什么?未来的皇后啊。原来太子空了多年的正妃,都是为了她呢,这么一说就更了不得了,太子如此痴情长久,又是那样英挺俊华的人,贾元春可真是享福了。
众人正忙的一塌糊涂,也不知道贾家哪里有这么多亲戚好友。送贺礼的单子多得都看不过来,凤姐识字又是新手,看的头晕眼花,最后叫了探春一起过来理账。黎胜与她们把关,后来也见多得吓人,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能过来认亲,便开始闭门谢客。再有人要来,就让直接送到太子那里去。
北静王府老太妃虽然知道贾家现在忙,但是她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硬是借着看水滢的借口来贾府里找老妹妹说话。
黎胜自然亲自去把老姐姐接到内室里吃茶,水滢给祖母奉了茶也就急急的出去帮尤氏打点。老太妃先见了水滢这样活泼,比在王府里还自如快乐,连忙又褪了手上的一对翡翠镯子送与尤氏,知道是这个婆婆照顾的好。黎胜便笑道:“我这边还有几个孙媳妇和姑娘呢,我瞧你头上戴的也不多,还不够摘的呢。”
老太妃笑道:“嘘!我真是来的匆忙,也没备什么礼,可是你提醒我了,我得见见太子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