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千忍不住问,“去哪吃?”
“你有推荐吗?”
“没,我都可以。”她还以为是去吃牛肉馄饨。
“那好,我知道有一家不错。”
六点多的校门口早已热闹非凡。早餐车的蒸笼冒着腾腾热气,煎饼的香气在空气中交织,保安们正忙着维持秩序。
他们穿过这片烟火气,在一个红绿灯后拐弯,在一栋墨绿色的复古建筑前停下脚步。
墨绿的三层复古小楼,凸起的阳台点缀着拱形的窗,阳光散落在雕花门楣上,华丽贵气,又古朴庄重。
feast轻食。
一看就很贵的样子,邱千心里咯噔一下,脚步同时一顿,犹豫片刻,才鼓起勇气,跟在沈骥身后走进店内。
踏阶而上,穿过旋转门,高达两层的屋顶,华丽镀金的大吊灯,四颗罗马柱立于中央。店里人不多,每张方桌上都铺着墨绿色的桌布,摆着高脚玻璃杯、暗红色的方形餐巾。
这样的场景,邱千只在电影里见过。
沈骥却像是这里的常客,径直走向靠窗的座位,阳光透过蕾丝窗帘在他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想吃什么?”他推过一份烫金菜单。
邱千下意识先看价格,最便宜的简餐也要98元。她指尖一颤,连忙合上菜单,“我都可以,和你一样就好。”
“好。”沈骥扫码点单的动作行云流水。
餐厅里安静得能听见银匙碰触杯壁的轻响。邱千捏着餐巾边缘,目光落在窗外攀满绿植的铸铁栏杆上。
“沈琛……真的才16岁?”她终于找到话题。
“嗯。”沈骥指尖轻叩桌面,“小时候非要跟着我上学,可惜……”他顿了顿,“智商到现在还停留在一年级。”
邱千没忍住笑出声,晨光里沈骥的眉眼比平日生动许多。
“其实他理科还不错。”她小声为同桌辩解。
“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沈骥唇角微扬,“你呢?适应新环境了吗?”
“数学和地理还在苦苦挣扎。”邱千老实回答。
“不必太着急。”他的声音像浸在温水里,“每个人起点不同,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就好。”
邱千点点头,试探地问了一句,“对你们16班来说,数学是不是特别简单?”
“这个……也不能说简单,只是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复杂?”
“你太谦虚了。”邱千笑眼弯弯,唇边梨涡若隐若现。
沈骥忽然怔住。这笑容莫名熟悉,月牙般的眼睛,糯米似的梨涡,让他想起许炀常说的“可盐可甜”。
记忆像被风吹乱的书页,他分明觉得在哪里见过,却怎么也翻不到那一页。
空气无端静了几秒。
邱千突然有一个冒昧的想法,“如果有不会的数学题,可以向你请教吗?”
“当然可以。”沈骥拿起手机,“你加我微信。”
沈骥的手机是当下最流行的水果品牌,纯黑色的,简约又大气。他没有用保护壳,就是一个薄薄的手机摊在手心。
邱千有些羞耻地从口袋里摸出手机,打开微信,迅速扫了一下二维码,便收回。
倒不是嫌自己的手机老旧,而是她的手机壳是一个蜡笔小新,光着PP的蜡笔小新。是江幸送她的姊妹款。
也不知道沈骥看到没有,她红着脸,不动声色地用手挡住。
他的微信名字就叫沈骥。头像看起来是一张国外的小镇风景照。一半是湛蓝宁静的湖泊,一半是花团锦簇的西式别墅。
她点了申请添加好友,留了四个字,我是邱千。
其实她不写也可以,因为她的微信名字就叫做,小秋千。
服务生适时端上早餐。
绿色格纹餐盘里,金黄的太阳蛋挨着焦香的芝士牛肉卷,奶布丁上点缀着蓝莓,果盘里五颜六色的葡萄像宝石般晶莹。土耳其红茶在玻璃杯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整桌早餐宛如一幅印象派油画。
邱千不自觉地屏住呼吸。这与她平日里的白粥鸡蛋天差地别,恐怕要花掉她整整一天的兼职工资。
“不合口味?”沈骥用湿巾擦拭手指,目光平静。
“太破费了……”她轻咬下唇,“我可能……回请不起。”
沈骥将湿巾折好放在一旁。晨光穿过茶杯,在他指间投下细碎的光斑。
“邱千,”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世界本就是参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尝试更多可能。”
十八岁的少女还无法理解这句话。多年后,当她坐在异国他乡的咖啡馆里,享受午后阳光时,才突然明白——
原来那个清晨,少年早已在不经意间,为她推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