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吧,我可没你那么有耐心。”小林问,“对了,下午的采访作业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覃乔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递给小林看,“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受访者,马上出发。”
“这么快?”小林瞪大了眼睛,接过资料翻了翻,“我连采访对象都没找到呢。”
覃乔好心说,“如果你需要帮忙,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人。”
“太好了!”小林兴奋地合上资料,“覃乔,你真是我的救星!”
*
午后的阳光穿透树叶间的缝隙,一束束小孔似的光斑跃然在纸张上。
覃乔侧坐在长椅上,旁边是一位略显紧张的大一新生小李。
“别紧张,我们就随便聊聊。”覃乔语调温和亲近,“你对学校的第一印象怎么样?刚来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小李挠了挠头,“呃……学校挺大的,我第一天来的时候差点迷路。”
覃乔,“我刚入学时也是这样,总觉得校园大的像一个迷宫,出去一次路线都得在脑子里背诵,不过后来发现,学校的路标设计得很清楚,你觉得呢?”
像是找到了知音,小李点头如捣蒜,“对!路标确实挺清楚的,只要跟着路标走绝对不会走错路!”
覃乔记录下两个关键词,提下一个问题,“那你觉得学校的食堂怎么样?听说新生对食堂的评价都很高。”
小李,“种类非常多,三个大食堂我还是最喜欢去图书馆旁边那个,里面菜的口味适合我,因为我是北方人嘛。”
“其实我是南方人,平时更喜欢偏甜的口味,但咱们学校的食堂真的很贴心,南北方菜系都有,连我这个南方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菜。”一顿,她接着说,“看来食堂在设计菜单时,确实考虑到了大家的不同需求。”
小李再次点头,“是啊,我也觉得食堂特别用心,不管是北方菜还是南方菜,味道都很正宗。”
覃乔又问,“那你觉得食堂还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吗?比如环境或者服务?”
“环境挺干净的,而且阿姨打菜的时候特别热情,有时候还会多给我加一勺,一点不手抖。”说到“一点不手抖”小李还模仿起阿姨盛菜的手法。
覃乔笑着合起笔记本,“听起来你对食堂的印象真的很不错。”她专注地看着小李,“谢谢你,小李。你的分享很有价值,相信你的大学生活一定会很精彩。”
“谢谢你,覃学姐。其实我一开始挺紧张的,但你问的问题让我觉得很轻松。”
“不用谢,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
三位受访者采访完成,覃乔还需撰写一份报告,她决定晚上去图书馆完成。而在回宿舍的路上,覃乔接到母亲的电话。
杨淑华关心的话语自听筒里传出,“乔乔,妈妈查了下个星期的天气预报,会有台风,你少出去知道吗?”
“知道了妈妈。”
“对了,我刚给你转了一千块,是你奶奶一定要我转交给你。”
母亲的话让覃乔眼眶微微热,已迈进宿舍大门的腿又收了回来,她站在原地,“妈妈,奶奶又没有收入,她的钱我怎么好意思拿,我都已经大二了。”
以往每年的过年,奶奶都会给她包‘巨额’红包。自她念大学,奶奶还会额外给她伙食费。
覃乔拒绝好多次,但老人家会因为她的拒绝而生闷气。
去年奶奶给了她四次,她都原封不动的存了起来。
杨淑华笑说,“老小孩,老小孩,你就收着,否则她又要不高兴的。”
覃乔无可奈何又深深感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妈妈,替我谢谢奶奶,我会努力读书的。”
“自己在外一定要多学会照顾自己,别让奶奶担心知道吗?”
“知道了,妈妈。”
挂断电话,覃乔抬头望向天空,几片云朵被微风悄悄运走,太阳重新冒出头,灿烈的光线铺满大地。
*
翌日傍晚,覃乔推开网吧的玻璃门,熟悉的烟味和泡面味钻入鼻腔直下气管。
她的视线迅速掠过收银台,却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陈嘉树不在。
她询问低着头正在写着什么的收银员,“陈嘉树今天没来吗?”
收银员抬抬眼,“他不做了。”
仿佛青天白日降下一道雷,她被精准打击到,瞬时僵在原地,耳朵一片嗡嗡声。
不做了——是什么意思?她的电脑呢?
覃乔抓紧了背包带,那可是爸爸两个月的工资啊……
“他……他为什么不做了?”好久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收银员耸了耸肩膀,倒是很有耐心地给她说,“昨晚老板来店里突袭,有个喝了点酒的胖子在闹事。他要烟,小陈说没有,两人就吵了起来。胖子砸了两台电脑,这事儿明明是胖子的错,但老板气坏了,把小陈开除了。”
覃乔咬了咬嘴唇,内心做了挣扎,开口请求道,“那你有陈嘉树的手机号吗?或者家里的座机号?能帮我联系他一下吗?”
收银员摇头说,“他没留联系方式。”不过又说,“对了,要不你加他Q/Q号?”
收银员的话,无疑是让掉水里的人抓住一块浮木,她赶忙道谢,“好啊,谢谢你。”
拿到Q/Q,她随便找了一台空着的电脑,坐下,按下开机键。
平时二三十秒的开机等待时长,今天无比漫长。
覃乔输入收银员给的号码,发送了好友申请。
屏幕上显示“等待对方验证”,她的心却像在拍皮球七上八下,坐立难安。
申请发出去两个小时,陈嘉树那边一直没有通过。
覃乔紧盯着屏幕,无知无觉地咬着下嘴唇。
……